教宗在弥撒讲道中从《依撒意亚先知书》获取灵感,以“高山”、“登上”和“万民”3个词论述教会传教的意义,强调基督徒要怀著爱走向他人,因为传教“不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份应奉献的恩典”。
激励教区见证爱德的福音;他向在基督派遣的敦促下‘到普天下教导所有人’的传教士们讲话,他们走上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向所有人去宣讲救恩的福音,特别是向最有需要的人;他向教会讲话,指出为了信仰而死是只赐予个别人的恩典
答:所有的神视都需经过证实,它们可以是来自天主的恩典,是神慰的礼物。修女在痛苦和对于是否把自己奉献给天主的愿望犹豫不决时,有可能是天主愿意向她展示一个临在的记号,来向她说“继续前行”。
教宗说:「穷人是耶稣追随者生命中的宝贵礼物:我们在受害者和贫苦者之间,领受那与基督相遇的恩典。」
(参阅:若二19)」在弥撒结束之际,教宗派遣了牧灵团队,并恳求慈悲的天父「更新圣神赐予他们的恩典,拓展他们的心胸,增进他们聆听的能力,并在他们身上点燃传教的热火」。
在这个领域,“各宗教和大学能够作出很大贡献,同时无需放弃各自的特性和特别的恩典”。
因此“我们必须祈求圣神的这一恩典”,祂是使我们存留在天主内的保障。世界的神却与圣神相反,“耶稣在最后晚餐中没有祈求天父使门徒们摆脱世界,而是保护他们免受世界之神的诱惑”,因为基督徒是在世界上生活。
教宗要求两国司铎成为“良好关系的缔造者”,教育人们接纳天主的这份恩典,“医治内心和外在的创伤”。教宗鼓励两国教会守护教会的宝贵传统,永远牢记自己的使命。
“我们所接纳的是圣神在这些弟兄姐妹身上播下的种子,这也成了我们的一份恩典”。“接纳其他传统的基督徒首先意味着展示天主对他们的爱,因为他们是天主的子女,是我们的弟兄姐妹。
“这不是只凭著一些虔诚的操练来重新燃起我们内心的少许热火,而是透过不断寻求真理和心灵的真诚开放来接受耶稣带给世界的恩典。耶稣来到世界上大声疾呼:‘我来是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么切望它已经燃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