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若瑟山下的主显堂公元1600年左右,张家祖先从李沟乡大荆山村搬迁到白云峪,张氏先祖在上海打工期间接受了天主教信仰,回家乡后,为保持信仰生活,就从大荆山搬到胡庄南约5里地的地方,即今天的白云峪
牧灵感受刚来这个堂口的时候,感觉这里是个几乎荒废的堂区。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于8月24日至27日,走访了该堂区的四个主要堂口,耳闻目睹了他们的福传事迹。
迁安小套堂口重修致命教友墓地并竖立石碑信德的宣认信德年中,为更好地增进和坚固教友的信德,教区在主教座堂竖起了一尊汉白玉圣母雕像,就如主教在信德年牧函中指出的:将这一年托付给童贞荣福玛利亚,她是我们信德的楷模
据调查了解,今天堂区在组织工作上确有不少弊端:一是堂区组织不健全,形成神父一人班,看似很忙,其实收效甚微;二是有的组织老化,10多年从未换届选举,堂区面貌年复一年,没有生机,没有活力;三是有些堂口的会长由神父随意指派
还说,大的堂口都有学校,孩子们不光学知识,还学教会礼仪。难怪在一堂口参与弥撒时,当神父说辅祭的人不够时,立马从教友群里走出来几个孩子走到祭台后。
1930年到1943年,先后在延安教区易兴化主教创办的桥沟小修院,就是后来的鲁迅艺术学院,山西洞儿沟孟高维诺大修院读书,1943年晋铎。晋铎后在北平辅仁大学读书,所学专业是化学。
例如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全修院一百多位师生去了山西洞儿沟、板泉山等地朝圣。透过类似的活动,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放松心情,朝拜圣地;更重要的是促进对团体的体认和归属感。修道生活是充实、多姿多彩的。
明神宗万历皇帝破例准奏,亲赐葬地和安葬祀费,赐北京西郊“二里沟佛寺,房屋三十八间,地基二十亩,畀葬利子”,“立石为文记之”(见《大西利先生行迹》),墓碑是由顺天府尹王应麟所立。
我知道你们一个个又恢复了生意场上的忙碌,麻将桌上的专注,电脑网络上的痴狂……我的心又一次被撕裂,失望和伤感伴着泪水流淌,没有人察觉,孤独成了我唯一的陪伴……也许是大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