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二大公会议历时三年,共通过并颁布了16部文献,实为教会的一个宝藏。其中最先颁布的文献是《礼仪宪章》。
方济教宗是一千多年来首位非欧洲籍的教宗,国内某地教友彭成贤认为这恰恰体现了教会的普世性和大公性,祈愿新教宗继承上两任教宗的精神,继续关心中国教友和为我们祈祷,能坚持福音训诲、教会传统和原则,不与世俗和恶势力妥协
大公和跨宗教对话教宗最後谈到大公对话的主题时表明,合一是走出来的。只有沿着这条路走,现在依然分裂基督徒的一切神学和教会分歧才能被跨越。关於圣座与其它宗教的关系,教宗表明只有相遇文明能替代冲突的不文明。
我在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梵二)后刚好成年,而梵二十分强调群众需要「充分、有意识和积极的参与」弥撒。
教宗方济各9月12日上午在布达佩斯美术博物馆与该国基督教协会和若干犹太团体代表举行会晤,发表了他这第二篇讲话,以链桥的图像描述了大公运动的“共融旅程”,并坦承这条道路有时“相当艰辛”。
关于这届重要的会议,教宗说:“这次会议讨论的神学议题是《教会圣事本质的教会学和圣教法典的后果》,这个议题与教会的大公合一有特别的关系,为此,我请大家和我同心祈祷,使这次重要的会议能够帮助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走向圆满的合一
1965年12月8日,为当时世界所瞩目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终于正式拉下帷幕,为期2年多的大公会议宣告结束,这也在天主教的历史上开启了一个簇新的时代。
梵蒂冈国家日代表团副总代表特拉夫尼·托马斯蒙席(左)主持梵蒂冈国家日活动。(右为梵蒂冈馆馆长甄健湘博士。)
当天上午,教宗方济各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主持隆重弥撒,数万名信友及来自全球各国的代表团与教宗共度了提倡生命的时刻。教宗在这个机会中强调:走天主指引的路通往生命,跟随偶像则走向死亡。
圣座应邀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代表团由圣座国务院负责外交事务的拉约洛总主教率团出席。由于会议是外交性质,所以非常谨慎地讨论中东问题,因此无形中拖延了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