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男女青少年有失落希望的危险,因为他们经常像是缺乏那赋给生命意义和喜悦的真爱的孤儿。这是我敬爱的前任若望保禄二世教宗重视的课题,他曾经多次向我们当代的青年推荐玛利亚为美丽之爱的母亲”。
我们是否愿意“选择生命”(申30:19)?其次,我们个人的渴望是否与为天主而活、追随基督的生活相匹配?通过这样与天主的自我显示相对照,我们的欲望便给我们指出一条天主邀请我们追寻的道路。
帕索里尼神父指出,教会的信仰建立在基督的复活之上,自古以来向世界宣示死亡之后的生命希望。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承诺逐渐黯淡,如今与其说被质疑,不如说被漠视。
庄子早就识破了欲望的秘密,他说:生命有涯,而追求的欲望没有穷尽。俗话也说:欲壑难填。因为人总是喜欢拿自己没有的去和别人拥有的作比较,总是喜欢看自己没有的,而不去珍惜自己拥有的。
可是,当子女长大成人后,可能会用自己的双腿在生命路上走偏,或走上通往沟壑的路。教宗说,母亲在任何状况下都会耐心地继续陪伴子女;推动她这么做的是爱的力量。
教宗说,整体生态学的意义包含在《圣经》中,它已经成为首要原则;作为基督徒和犹太教徒,我们可以且应该向全人类提供《圣经》关於照料受造界的讯息。教宗然後谈到和平与正义的使命。
2002年12月7日,是我生命中的一次生命革新,是天主圣神的神恩降临于我的大喜之日。我在这一天领受了圣洗圣事,成为永远的基督信徒,这表明我得进入一个新天、新地、新自我,新世界的境地。
整整三十年后,重读这个重要文献,不禁令人感慨先教宗的先见之明,他在当时已经预见今天的人类越来越受到他劳动生产的东西所威胁,诸如污染、战争、核子武器、缺乏正义、饥饿、不尊重胎儿生命等等。
在这幅作品中,耶稣的脸孔柔和地仰视天空,朝向天父祈祷的那双亮晶晶的眼睛里,饱含着欲滴的泪水,呼唤着完美生命的眼神流溢着宁静、淡然、谦顺、坚定、庄严、专注的温情,他深知此时的受难与自我牺牲意味着赢取人类,
圣母升天节所蕴含的意义与童贞玛利亚无染原罪的奥迹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解释说:“在天主创造宇宙的计划中,人类原应该都是美丽、纯洁、无瑕的。然而,这个计划遭到罪恶的损伤,但没有完全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