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重(劳力大),而工资少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前几天在杂志上看到,有些工人家庭因为看病的缘故而流浪街头,甚至日常生活中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饮食穿衣——都成了难题。作为基督徒的我们又有何感想呢?
主教们也说教宗本笃十六世曾经写信给德国总理安杰拉‧默克尔女士,谈到世界的重大问题,所以他们也站在教宗的立场,同心表达心愿,把世界的资源公平分配给所有的人享用,并在公元二零一五年之前消除世界严重贫穷的现象
但我们能说,生活中就一定没有这样的现象吗?
不幸的是不少经验告诉我们,青少年、甚至儿童,容易成为被爱所腐蚀的牺牲品,他们被肆无忌惮的成年人欺骗,这些成年人自欺欺人,诱使他们陷入消费主义的死路,即使是神圣如作为爱和生命的天主的宫殿的身体,也成了消费品;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年纪变得越来越早
为了改变导致现时不平衡现象的普遍观念,议会希望在主日学以至司铎和修会人士的培育方面,强制加入提升性别平等意识的教学内容。
教宗向耶稣会代表们说:世界有两个现象,一个是善与恶彼此战斗的战场,在这里,邪恶孵育着一些思想和行动,使神圣的事物变为相对的,幷借着散布混乱的讯息来宣传邪恶,使世人难以听从基督的福音。
因此,教宗邀请关注我们时代的两大危机,分别是:我们共同家园的衰退,以及大批人员流动、人们流离失所的现象。这些都是「归属感危机」的症状。
他指出,移民现象经常是由战争或迫害所导致,而且状况悲惨。教宗说,耶稣的父母为了保全他们孩子的性命也必须逃亡埃及。教宗这样说:天主的圣子默西亚曾是难民。教会本身一直以来经历了移民的经验。
在这样的社会中,世俗化现象越来越常见,自我牺牲和长期承诺的重要性日渐衰减。这不仅发生在司铎职务上,在婚姻生活中也是如此。
在困境中的旅途伙伴在各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当中,教宗谈起「有计划地分散注意力」的问题。这是因为数字世界的系统「依照市场的逻辑」来勾勒我们的样貌,「修改我们对现实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