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2月16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举行清晨弥撒时指明,战争始於人心,为此我们都有责任守护和平。教宗也讲述了孩童时听到战争结束的一段经历。
教宗引用该国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GarcíaMárquez)的话勉励他们说:面对压迫、掠夺和遗弃,我们的回答是活下去。
这台弥撒献给智利的母亲和母后拉蒂拉那(LaTirana)的加尔默罗圣母,祭台旁还恭着圣母的态像,她是智利人民宗教情愫的泉源。智利北部非常着名的宗教节日就是以拉蒂拉那为名。
圣母在加尔瓦略山上陪伴临终时的耶稣,也在五旬节那一天与门徒们一起祈祷,她“教导我们常怀抱希望”。教宗继续谈到,世界处在改变当中,时间总是在流逝,而我们总是企图留住时间,分配和掌控时间。
印度班加罗尔乐仁会乔治·坎南撒南(Fr.GeorgeKannanthanam)神父主管的两家慈善机构(ProjectVision,andTheChildTrust,在2004年海啸和2015年尼泊尔地震发生后
此外,我们“不必期待即刻和精彩的答案”,因为“我们所期待的不是呼求降火的跳舞,就如巴耳的先知们在加尔默耳山上表现的那样”。事实上,什么时间和什么方式,只有天主才知道。
“奉天主差遣”的加俾额尔便是如此,但他要“返回到天上,就如从天而降那样”。童贞玛利亚则是永远将天主圣子“生根于”人类和历史的那一位。
1916年加入加尔莫罗第三会,1957年提议为玫瑰经增添5个“光明奥迹”。他创立的团体也在澳大利亚和其它地方蓬勃发展。
「民间监察委员会」主席西里通加.贾亚苏里亚(SirithungaJayasuriya)向天亚社说,其组织主要监察科伦坡,因为首都是高度保安地区,而且政府声称当地比受暴力蹂躏的北部及东部地区安全。
随着拜苦路的继续,我们的心境发生了变化,板寺山不再是板寺山了,而是加尔瓦略山;十四处苦路的雕像也变成了2000年前耶稣背负十字架涉山受死的景象了,我们变成了跟随者,亲眼看到耶稣所受的百般苦难,到最后残酷的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