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救恩视野在三年的福传历程中逐渐拓展,而与外邦女子的相遇是其转折点。我们不应预设耶稣的救恩视野从开始就跳脱出民族性的窠臼,而具有普适性视野。因此,耶稣对于外邦女性的回答自然在于情理之中。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一封写给欧洲青年的信函中,勉励他们怀有基督的希望并互相宽恕。
你教导孩童应行的道路,待他老年时也不会离弃。(箴22:6)我们做父母的,对儿女的爱再诚挚,都很有限。因为我们自己就不是完全的,常常经不住罪的诱惑。
3月3日的《南方周末》发表了对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的专访,里面提到“宗教的全球化,基督教的普世性”。指出这一点,很有必要也很及时。
(梵蒂冈电台讯)梵蒂冈书局出版社将教宗方济各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美国华盛顿和纽约对政治界发表的四篇讲话集结成册,题名为《教宗方济各:政治的爱德,慈悲的面容》。
战争、自私和冷漠正在我们眼前将“曾经散发著爱的芳香的街道”变成“废墟”。
教宗方济各10月17日在祝圣两位主教的弥撒圣祭中省思了主教们蒙召在教会里发挥的作用。在圣伯多禄大殿的中央祭台上,教宗讲道的灵感来自于耶稣派遣十二宗徒到普天下去向万民传福音、引领众人获得救恩的福音事迹。
与之对应的英文是“participatetakepartin”意思是“成为…的一部分,或有…的一分”。
教宗在讲话中指出,缺乏信德能损害婚姻的财富,这些财富是:生育子女、夫妻间的彼此忠贞以及婚姻的不可拆散性。他进一步强调,目前的信仰危机也使婚姻受到侵害,而拒绝天主的旨意便使人的各种关系严重失调。
教会礼仪于12月26日纪念的圣斯德望殉道为圣诞的深远意义作了见证,这个见证就是对“爱的文明”比邪恶与暴力更强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