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连圣保禄也坦承,当他深入自己的内心时,发现心里存在另一条法律,发现在自己内的罪恶(参阅:罗七14-25)。坎塔拉梅萨神父指明,那在我们内的罪恶,首先是自夸、傲慢、虚荣。
有许多人,出于某种压力和原因,可能会和被宽恕的对象打打招呼等等,其实从内心来讲并没有真正地宽恕,从而使宽恕表面化和形式化,这种肤浅的宽恕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欺欺人。
祂没有让我们免於困难的打击,但使我们的内心得到释放,以应对难关;祂并未立即赐下一切,却叫我们信心十足地向前迈进,不曾对生活感到倦怠。圣神使心灵永葆青春。」
耶稣的话开始让法利塞人、经师以及和他们一起的人开始把眼光转向自己,开始看自己的内心,想想自己到底有没有罪。
耶稣取了人性,为的是让因罪而内心又聋又哑的人能聆听天主的声音,就是那向他心中说话的爱的声音,希望人也学习说爱的言语,将这言语化为慷慨和奉献自己的行动。
教宗特别勉励我们省思从旁边走过去这一表述,强调这个概念今天必须进入我们的内心。教宗说,这两个公务员本应忠于自己的职责,却说救助伤者与我无关。
耶稣教导我们,恶念是从我们心里出来的(谷7:21)为了实现和平,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内心,让圣神感化我们,放弃责难、指控,因为我们就是有移山的信德,如果没有爱,就什么都不算(格前13:2)感谢会议主办方给我今晚的发言机会
祂以不同的方式衡量人和人的作为:天主不看数量而看品质,祂洞察内心,考量动机是否纯正。
骄傲的法利塞人喜欢人们看到他祈祷并装作祈祷,内心却是冷漠的。耶稣称这样的人没有成义,因为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路十八14)。
这有助于人们成为「攀岩者」,拥有坚若磐石的信心,「驱散内心的恐惧」;在夜幕低垂或暴风来临时,紧紧抓著天主这块磐石,不会冒险离开。坎塔拉梅萨神父由此提及亚西西圣方济各某次在天主的助佑下化解烦恼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