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主教讲道时提醒信徒学习圣母表样,当面对困难或病痛时懂得交托,不要只求追逐虚拟世界,而要身体力行去祈祷及关怀邻人的需要。
天主藉着孩子的病痛召叫了我们。当我第一次走进圣堂,那庄严神圣的氛围感染了我,记得当我站在十四处苦像前,我流泪了,那一刻注定了我和天主永远的缘分。以后每一次走进教堂都有一份独特的心境。
这增进了教会的凝聚力,促进了信众间的和睦相处;他不在家坐等人来求教,而是克服病痛走访教友家庭,去到乡镇深入村寨关心信众信仰活动、生活疾苦,向人宣讲福音至爱真谛、教理、教规,牧灵工作有声有色。
病痛的折磨,生活的艰难,使贫困、病患和高龄老人饱经坎坷沧桑。大家满怀同情,有的姐妹主动帮助他们打扫房屋清理卫生,有的姐妹真诚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疾苦,嘘寒问暖,促膝谈心,安慰鼓励他们。
年纪轻轻就得忍受病痛折磨的阿库蒂斯,把他的苦难献给「上主、教宗和教会」。瓦利尼枢机表示,「新真福也是一个刚毅的榜样。他毫不妥协让步,深知为了留在耶稣的爱内,必须具体活出福音,甚至不惜逆流而行」。
现在他所爱的主每天都来看他,有这位主的临在,一切的病痛也就都变得容易忍受了,一切的一切都变得有了价值,充满了意义和希望。圣诞节,万民同庆,举世欢腾,但是欢腾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吧?
一年来,父亲被病痛折磨得骨瘦如柴,面容憔悴。许多脏器都已衰竭,像一支即将燃尽的蜡烛。父亲临终前一天,他见到了想见的亲友,叮嘱了母亲和孩子们,并让孩子们帮他沐浴洗澡,清洁了全身。
当我们明白病痛的价值而为爱天主和爱人奉献,那么,我们便能体会那痛苦带来的喜乐。的确,好的作为有大功劳,若因爱和忍耐而受痛苦的拖累,更具价值。爱能将最小的痛苦变为最有价值的敬礼。
世界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我们不求永远的富足,但求病痛时得你的医治。强健时能为你做事,但求失败时有你的扶助;成功时归荣耀于你。
但这种治愈,其实是把别人的病痛悉数转嫁到自己身上。因此,当那个黑人老者坐上电椅的时候,他竟无比欣喜。想到这里,我后背有点发凉。坐在空荡荡的教堂,望着祭台上悬着基督苦像的十字架,脑子里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