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是一个几代相传的老教友家庭,家族中也曾有过神父和修女,不过在文革中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特别是神父大伯,因此致命。
20多年以前,当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有完全吹过时,陈主教就欣喜地召集“文革”中失散的几位老修女,开始在魏县南关、西来庄、成安大寨、大姑庙、中艾束等地重新组建修会团体,并和当时的张神良姆姆、陈明达姆姆、李仁慈姆姆
;1954年至1956年,在武汉两湖总修院进修二月后回家务农;1956年至1958年,就读于天津教区神哲学院修读神学;1958年至1966年,在锦州晋铎并留教区及爱国会任秘书;1966年至1979年,文革期间先后在吉林一年及家乡接受劳动改造
一切为了传教,想尽办法为了救灵,尤其在文革期间,您奔走各地,施行圣事,坚固人们的信德。您不但关心教会的福传大业,还为社会培养了人才,教书育人。
“文革”期间教堂被毁,改建张白小学。1983年退赔教产,本堂侯景义神父及会长确定教堂新址。
陇县教友由文革后期的70人,猛增到700多人,千阳县教友也由50多人,增长到300多人,增长数倍,成为了凤翔教区30年代教友人数翻番的现代版。李镜峰主教曾多次肯定和赞扬了他们的传教业绩。
这面五色共和旗历经孙中山辛亥革命,在文革教难中被红卫兵造反抄走,和大批教会文物在1966年8月被当作太原市天主教反革命骚乱罪行展览后下落不明。
原公学圣堂内临时辟为“薪火百年”展厅,陈列了教区历史中珍贵的圣物及书籍,尤其是历经文革保存下来的《圣教日课》、圣书、苦像、圣牌等,让人睹物怀旧,思绪万千。
文革中8年的铁窗生涯考验了他对天主的忠诚。无罪释放后,他拄着拐棍一个一个地找寻失散的羊群。冒着再次坐牢的危险,在冰天雪地的农家小院里进行了小巴拉盖村第一台弥撒。
文革中8年的铁窗生涯考验了他对天主的忠诚。无罪释放后,他拄着拐棍一个一个地找寻失散的羊群。冒着再次坐牢的危险,在冰天雪地的农家小院里举行了小巴拉盖村第一台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