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他会以为我是耶稣派来的使者,在圣诞节这天前来给他慰藉与指引,使他感到不是所有的人都嫌恶与遗弃他,受天主教诲的人在理解与尊重着他,并能从中明晓天主藉着我传达给了他爱的喻示。
(耶9:22-23)我们做教友的,应该谨记主的教诲,把智慧用在探求真理之内,把力量用在得救的行动上,把财富用在施舍中,这样做不但能得到天主的喜悦,更是一种最神圣的时髦之举。
(《正直者的困境》77页)他相信耶稣的教导,在给一位数学家的信中他说:“有远见的神学家们正在从耶稣的教诲中开采永恒的神赐。”
在那方土地上,留下了您平淡的且重若千斤的教诲,渗透着上天的祝福;在那方土地上,您播下了千万棵种子,您培植了千万株幼苗;在那方土地上,您谱写了生命的壮歌,镌刻了生命的深度……耳畔又响起您的叮咛,传述着上天的使命
但我必须说,我也得到许多司铎、许多好神父的教诲。有一个照管三个小村庄的本堂神父曾给教宗写信,讲述了作为牧人的艰苦生活,以及他对羊群极大的爱。教宗说:他是我们的弟兄。这样的弟兄有很多、很多。
虽然按着圣经去做对我这个大罪人来说很难,几年来我也没有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我的思言行为距离耶稣的教诲还相差甚远,但我能感觉天主在我身上的做工,依靠主的助佑,我现在也得到了家人的一些认可,就连反对我进堂的丈夫
「在教会内行使责任的基础在於人们彼此友爱,愿意一同聆听上主,遵行祂的教诲,活出祂的圣神,好使祂的国度能扩及每个人的心中。在人们彼此友爱,一同聆听的背景下,对话和服从就能享有一席之地。」
如果能够喜乐的享受俗世生活,又怀有对永恒之爱的憧憬,这难道不是非常符合耶稣之教诲么?但是在中国,青年人既非真正享受此世,也无对超性之愿景,每个人都觉得生活不符合自己的希望,却又难产生信任的力量。
现在,于神父已经离我们而去十三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在我面前闪现,他的真诚教诲仍旧在我耳旁回响。教友们唯一期盼的就是能有更多像于神父那样甘为基督做证的好司铎再现。如是,何愁教会不发扬光大呢?
关于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宗这样说:我想到朝圣人士拥抱圣大雅各伯,象征友谊的举动,就在表明他们听从圣宗徒的教诲,乐意参与他使命的心愿。这是他们遵循圣宗徒的教导强有力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