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好的方法是,不要赶急地或轻率地去除张力,因为弱势者会有着被迫妥协的危险。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承托由分歧而来的张力,同时着眼于相通处或共同点,以帮助我们共同前进,这会更为可取。
忠诚于圣召,不轻易妥协;真实透明,远离伪装;以喜乐生活,不抱怨;终身学习,不做落后的“神父”。对青年人:要忠诚、信赖天主,勇敢回应召叫。反思问题:我是否以喜乐与忠诚为年轻人树立榜样?
据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30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中国和梵蒂冈考虑签署主教任命权协议,双方的谈判代表就中国天主教的主教任命问题达成妥协。
80年前,文致和主教及其同伴们面对着日军的刀枪,面对着被浇上煤油要失去自己的生命,没有畏惧,没有妥协,没有交出那些在教堂避难的中国人。
在某些情况下,有节德的人也能成功地把控两种极端:他能够在坚持绝对原则,肯定不可妥协的价值,也知道如何去理解人并示以同情。显示同情。因此,节德之人的天赋就是平衡,这是一种珍贵而又罕见的品质。
「有时候,我们基督徒会尝试妥协,但是福音要求我们存留在真理内,并且为了真理,为了福音的真理,为他人献出生命。
(玛十四3-12)换我们在若翰的位子,是否会妥协,软化我们的「要悔改」的话语?毕竟法利塞人、撒杜塞人和黑落德都是「社会名流」!但若我们有两付面孔,两套标准的话,将会使旁观的大众非常失望。
(格后二17)七兄弟的行为,可能为惯于妥协的人所极为不解:“何必那么认真呢?只是一块猪肉而已,吃就吃嘛,保存了生命,来日方长,这可以为天主做更多的事!”
会议发言中涉及对教宗的采访,其中一句话令我印象颇深,教宗的大概意思是说:对话并不意味着相互妥协,而是了解和承认差异,然后在差异中同行。这才是对话。
如果人厌恶他们是因为他们对主忠诚、不与世浮沉、见证世人罪恶、不与罪恶妥协,那是最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