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妇人悔恨她的过失,但她的悔恨不是苦涩的,没有使她瘫痪。她全心信赖,忘记了自我。于是耶稣对她说:“她的罪过尽管众多,都蒙赦免,因为她爱的多”(路7:47)。凭着这些话,她无所悔恨。
从那时起,这位妇人的家人便开始恳求天主之忠仆阿尔米达·巴雷利的转祷,后来竟然以科学无法解释的方式,奇迹般地完全康复,并且没有任何后遗症,完全独立生活一直到2012年去世。
答:亚巴郎娶了撒辣依,她是个不育的妇人,没有子女。问12:特辣黑原本要去哪里?他为何中途停下?答:他原本要往客纳罕地去,但到了哈兰就住下了,最终死在那里。问13:亚巴郎的故事将在什么时候开始?
今年的主题取自《若望福音》中耶稣向撒玛黎雅妇人说的话:请给我点水喝(若4:7)。教宗说:愿默想福音这场景能为你们提供机会,好能更加认识姐妹教会的传统,加深对话、共同祈祷以及基督见证人的圆满合一。
让我们每人都能听到你对撒玛黎雅妇人所说的:「如果你知道天主的恩赐。」你是不可见的天父可见的面容,彰显天主宽恕和慈悲的力量;愿教会成为你在世上可见的面容:你是世界的光荣、复活之主。
这些妇人不仅要忍受站在那里排队的尴尬,还得在进入监狱前的安检时遭受更恶劣的屈辱:‘瞧,这个女的!她儿子犯了什麽事?’她们是母亲,只是来探望自己的亲身骨肉。
每逢星期日教堂里就有人祈祷,我于是不由自主地到教堂看一看,只见堂中央挂着的一幅有个美丽的妇人的像,身边跪着一个小女孩,堂的两侧挂满了各种圣像,有人告诉我,被剥光衣服的那个人是天主啊?天主是谁?
不过,也有人向信仰敞开了心门,例如阿勒约帕哥的成员狄约尼削,和一个名叫达玛黎的妇人。最终,福音也借由这两个人的声音在雅典生根和传扬。
这位六十一岁妇人说,向圣母祈祷能带给她心灵平安,特别是在失去丈夫和母亲的那段时间“我现在感到很平安,因为圣母除去了我的痛苦。”在另一照片里,一位祇有一条腿的男子站在巨大的圣母像前祈祷。
教宗本笃十六世劝勉信友们把四旬期看作是走一段真心皈依旅程的邀请,幷提出当天的弥撒福音中耶稣在息哈尔与撒玛黎雅妇人相遇的情节说:“要是为在这个世上活着人的身体离不开水的话,在人身上也有一种精神上的渴求,这个渴求只有天主能够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