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例子说明了一般人性中普遍具有的那种美好善良的东西,这个东西正是人向善向美的条件和根基。但人在生活中这点可贵的东西可能遭到压抑、遮蔽,于是恶的一面就可能生发出来。
这样就可以收获友善,从而使得人人向善。《圣经》说得更透彻:“你们一向听说过:‘你应爱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
它可以使人超脱,使人向善,使人知可为而为,知不可为而不为;知其该为而为,不该为而不为。使人在淡泊与宁静的心态中,达到明志与致远的理想境界。
路要越走越宽,那就必须每个人都只能主动去走向善。作恶,则只能越走越窄。最后,每个人会先后不同、程度不等地逐渐意识到以小恶去取代大恶,以不恶去消解恶,最后,才有可能以善来代替恶。
而乡民有心向善,何不归于正道?乃其从邪教,欲为善而反得恶耶?夫圣天子因天纵之聪明,而贤宰相以下,皆孔圣之弟子也,岂见识不如而乡民耶?尔等又何疑焉?而不弃邪归正哉?”
罗明坚神父更加直接地断定,他们唯理性是从,按照格言与结论行事,在道德方面身体力行,洁身向善,并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于钻研文科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