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圣母无染原罪主教座堂竖立的利玛窦铜像《赣鄱印象》讲述了1595年4月27日,在滔滔千里赣江,在上游险峻的十八滩发生了一起船难,当地的人们在船难中救起数人,其中有一位幸存者就是利玛窦神父;《茶韵悠香》
(克里特主教圣安德肋讲道集)圣周1.一年五十二个星期之中,圣周卓然屹立,由于它有如一个宝库,包含丰富的神学、传统及灵修教导。
论文摘要:自1610年耶稣会在华传教事业奠基者利玛窦去世至明清鼎革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中,耶稣会在华传教事业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对这一段时期的中国天主教史,我们称之为后利玛窦时代。
今年纪念在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神父去世400周年,这位传教士也曾为圣乐填过词。他写的经文将由北京北堂唱经班今晚在罗马市中心的救主堂演唱,演唱会的主题是“天主”。
笔者在夏汉宁教授的指导下,从2006年至2016年,分别于南昌孺子亭公园、绳金塔和滕王阁景区主持了三次涉及利玛窦形象造型的浮雕、影雕和砖雕设计,分别2006年、2008年和2016年完成并对外开放,省内各媒体均分别作了大量报导
教宗说,科力玛各列出信仰旅程的30个步骤,每个步骤相连好似阶梯,向人指出灵修成熟的过程。他说,科力玛各也把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培养如同孩童般完全依赖天主的神修婴儿期。
开罗(信仰通讯社)—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之际,埃及科普特东正教会宗主教塔瓦德罗斯二世开始每天通过社交媒体带领教友们做灵修反思、善度这一艰难时刻。指出,疫情可以让所有人认真反思人类的本性以及处境是多么脆弱。
会议纪念耶稣会利玛窦神父逝世四百周年。多位耶稣会教育家及学者在澳门一研讨会上,探讨耶稣会教育如何影响亚洲及其它地方的宗教伦理和学术发展。会议纪念耶稣会利玛窦神父逝世四百周年。
利玛窦神父像教宗方济各同意将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Ricci)神父宣布为可敬者。
6月11日至14日,在义大利罗马召开第十五届民航灵修指导司铎全球研习会。会议的总结报告表示:「你们被召叫在世界各地的机场实现教会的使命,也就是引领人与天主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