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特稿:利玛窦列品随想
2014-01-16

毋庸置疑,利玛窦是尊重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典范,是和平时代来华的传教士,受到中国教会的称道,得到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中国媒体的赞扬。

邢台:追念具有传奇色彩的王寒松神父
2017-11-13

早在赵庄小修院读书时,王神父就受到良好的中国文化熏陶,对古典文学拥有浓厚的兴趣,为日后的文学及哲学创作打下了夯实的基础。读大修院时,在《铎声》、《公教白话报》上常有文章发表。

多净才算净?
2024-03-01

我们中国文化下的人的“净的标准”就是做一位正人君子。正人君子的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1)敬;(2)孝;(3)礼。持敬,是中国文化中个人修养的第一部分。

“信德”文章入选2011年香港会考试题
2011-09-30

考生答题时如能显示对人文世界中不同的宗教,包括中国文化的宗教观、天主教的文化有一定的认识,援引作例,充分说明其与科学的关系,以支持自己的立场,这都可以充分响应题目的要求。”  

浙江:浙江省举办第一期通讯员培训班
2016-10-09

在培训中,甄博士以《在中国的语境中分享福音的喜乐》为主题,从中国福传的历史,论述了中国文化与宗教,阐述了在中国福传的状况等;又以《爱的艺术》带领大家畅游在天主圣三的爱中。

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倡导宗教和谐理念 推广宗教和谐价值
2009-12-18

不管是本土还是外来宗教,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逐步与中国文化合流融合,成为大家庭的一员,像兄弟姐妹一样,彼此尊重、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共生共长。

第三届内地—香港天主教中国化神学研讨会在港召开
2023-11-23

香港圣神修院神哲学院耿占河神父、香港圣神研究中心阮美贤教授、香港圣神修院神哲学院吴智勋神父、香港圣神研究中心庞乐培神父作为本届交流会主讲人,分别从教会共议精神的圣经根源、教会传统、神学基础、共议性教会与民主办教及中国文化的可能关系等议题展开研讨和分享

中国声音放声梵蒂冈城
2008-06-17

教宗走上舞台与余隆和几位歌唱家握手,并发表了5分钟的演讲,教宗表示昨晚的演出是一份称心如意的礼物,“事实上这个音乐会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接触到中国社会活泼轻快的现实,在这群出色的艺术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代表的伟大中国文化和音乐传统

明末清初之际闻名欧洲的中国教友
2010-05-25

他还表演了用毛笔书写、用筷子进餐等中国文化习俗,并介绍了有关中国汉字的知识,“中国有8万多字,需要费时30多年才能记熟,显示了中国人记忆力之强和想象力之丰富。”他还提到中国有很多学校和救济院。

河北:第四届 “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在石召开
2014-11-21

──神学教育当地语系化的回顾及反思》,以香港圣神修院近90年的神学培育,谈如何努力植根中国土壤,从多方面进行本地化的尝试;中国内地首位圣经女博士戎利娜修女的《扎根中国文化,放眼全球──探索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