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救恩的日子。”(格后6:1-2)按照教会的礼仪,从三月一日开始进入四旬斋期,无独有偶,三月一日是圣若瑟月的开始。四旬期和若瑟月巧遇同一天开始,这在教会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想起主教那笑容满面的慈颜,想起那一句句质朴但睿智的平凡话语,想起和主教在一起的日子,我的泪水就禁不住地流了出来。
领洗的日子无疑是基督信徒美好,甚至幸福的纪念日。教宗方济各再次邀请聆听他讲授要理的信友们,牢记自己领洗的日子,因为它是个庆日。教宗在过去几个月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已经多次提出这邀请。
圣诞是纪念救主耶稣基督降生的日子,是人类蒙受主耶稣基督道成肉身获得救赎的日子,同时也是纪念穷人的日子。
后来我上了中学,家也搬到了离堂较远的地方。这样,进堂的次数少了,与神父见面的机会更少了。 如今的我已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
答案并没有像解方程式一样算算便得到了,而是用了几个月的工作时间,才看清了原本模糊的自己,了解到社会的繁华与无奈,也更加坚定了做修女的信念。带着对社会美好的幻想,搭上了打工族的时代列车。
在参与弥撒的日子里我有幸结识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教会福传志愿者,他们渊博的教会知识,过硬的社会经验以及和蔼待人的处世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念圣母的喜乐经前,他发表一篇简短讲话,感谢参礼人士和慷慨奉献的义工。教宗说: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在结束这信德的庆典之前,我愿意问候并感谢你们所有人!
然而,他还是不能安静,很快他就又拉起我的手,说他想见为我们全家施洗的神父,他说他要办告解,他说他担心我们母子今后的日子,他说他以后如果好了就和我一起常常进教堂恭敬天主。
往日忙于公务,累于学业的我,疲惫的身体因此得到了休憩,瞀乱的神经因此放松些许,浮泛躁动的心绪也因此安宁了许多。与我日日相随的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本圣经、一本早晚课、一串念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