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这些社会训导文献资料,从良十三世教宗在一八九一年颁布的《新事通榆》到今天,非常丰富,这些文献有力地指出必须重视工作本身所含的人性价值,并强调必须在自由经济的市场竞争压力下维护人的尊严。
研讨会期间,另有一场以耶稣会17至18世纪为背景的音乐会,以及由宗座额我略大学历史档案室提供未曾发表的文献资料展出,介绍这所原是罗马公学的大学五百年来的学术活动。
不过也有学者反映,该修会的文献资料都以法文为主,研究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习法文。此外,在他们的研究中,有些译名也有出入,希望日后能有机会一起讨论,把译名统一。
不过也有学者反映,该修会的文献资料都以法文为主,研究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习法文。此外,在他们的研究中,有些译名也有出入,希望日后能有机会一起讨论,把译名统一。
由于资料匮乏而众说纷芸,论文考证了1672年、1732年、1749年、1762年和1657年等说法,认为修院应是1728年创办;在办学方面,论文认为修院重视科技与世俗教育,在澳门教育发展史上地位重要;在文献资料方面
教会文献资料表明,从第4世纪开始,贞女的收录礼是由教区主教主持的⼀项隆重的典礼。今天的奉献礼对闽东教区而言,是历史上的首次,是一次极其罕见的标志性行动。
它代表着档案馆的开放,不仅仅针对学者和专业人士,更是面向更广大的群众,让更多人能够欣赏我们所保存的文献资料。”宗座档案馆向公众开放宗座档案馆,过去因仅供教宗使用而被称为“秘密档案馆”。
翻阅古代中国有关‘羊’的文献资料,就可发现它被赋予了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语言文字上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义、善、美、吉祥和榜样的象征。他说。
张神父的大作之一《清代禁教期的天主教》从康熙写到道光,历经二百余年的历史,书中汇集了诸多历史文献资料。在这约二百余年中,教会在中国好像已销声匿迹,但事实上她仍在艰难地前赴后继地传播着基督的福音。
因为教廷关切世界文化发展,故天宫宝藏中尚有人类学性质的民族文化博物分馆,收藏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最能代表各宗教与文化之艺品;还有专供各国学者研究用的图书馆,收藏由世界各地征集来的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