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念经前的讲话中省思了当天福音的内容。基督在福音中“提到祂的苦难,说,‘人子要受光荣的时辰到了’”。教宗指出,“对天主来说,光荣并不相应于人类的成就、名声或名望。
事实上,基督停下他的脚步是为了回答这位年青人的提问。祂定睛注视这年青人,这年青人多么热切渴望与这位「善师」谈话,为了向祂学习生命之道。
教宗方济各说道,“由个人和社区承担一个危机是唯一有效的方式,因为无法独力摆脱危机,而是要在社区中”。
许多谦卑、淳朴却具有崇高尊严的人在每日的生活中实践耶稣的希望之言;今年4月2日加里萨大学的学生以悲壮和英勇的方式为此作了见证。
教宗说,耶稣是大司祭,祂的司祭职在这三个时刻中展开,首先是救赎:旧约中的司祭应每年奉献,基督奉献自己,一次而永远的献祭,为宽恕人的罪过。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教宗利用公开接见朝圣信友的机会,讲解了关于祈祷的主题,他已经介绍了旧约人物的祈祷,从本周三开始,他要用几周的时间谈耶稣的祈祷。他说,耶稣是我们祈祷的老师。
教宗解释说,「我们蒙召作上主的朋友。宗徒们也领受了同一份恩典,他们的恩典虽然更为强而有力,却跟我们的恩典一样。我们所有的基督徒都领受了这份恩典:对耶稣开放,进入耶稣的内心,与祂建立友谊。
教宗在同他们谈话中,指出在一个倡导高效率的社会中,需要重新发现自由和正义的真意。人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因此人有与生俱来的尊严,这个尊严不能被取消,不受任何强权或意识形态的支配。
他还引用塔格莱枢机的新书《讲述耶稣》中的一段说:「在亚洲,讲述耶稣故事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故事充满讲者的经验,因为第一批的亚洲门徒讲述的正是他们的经验。」
这是一个多么大的牺牲和交换!老百姓关注的是食粮,耶稣关注的是生命,而且是永远的生命,为了使我们获得跟祂一样的永远的生命,祂竟然把自己作为食粮赐给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