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这个比喻为我们的时代也很贴切,因为集市是交易的场所,在那里可悲的是,就连情感与尊严也被买卖,为了获利。当我们感觉不被欣赏、不被认可时,就冒险把自己“卖给”第一个出价的人。
我特别向处在痛苦中、生活在暴力和武力威胁中、或任何尊严都遭剥夺、正期待获得人道和社会解救的人士致意。
最终她以穷人的名义领取了奖项,她说,“这个荣誉,我个人不配,我是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来领奖的,因为我相信,你们愿意借着颁奖给我,而承认穷人也有尊严。”
这是一项对所有人的召叫,就如“在基督内重生者同获尊严,共享相同的(天主)子女之恩典,以及相同的成全的召叫;共享同一个救恩、同一个希望和同一份不可分割的慈善”(《教会宪章》,32号)。
与其是专注于“权利”词令,我们更愿意关注的是培养“尊严”以及有益于团体、社会和国家的健康的“责任”意识。我们的职责是促进和确保他人尊严,而不仅限于自身的尊严。
否则,何以很多平凡而朴素的家庭里,夫妻、儿女很快乐、很和睦、很豁达呢?
父母为慈,子女为孝,即“父慈子孝”则是家庭伦理的道德规范。中国人普遍珍视孔子的《孝经》尊为传统伦理的经典。
当今世界需要受到激励,重新评估人及人的尊严,使人成为各种讨论的中心。
教宗坚持人人享有同等的自由与尊严,「任何违反这个基本信念、歧视的人际关系就是个罪行,甚至经常是离经叛道的罪行」。为此,教宗邀请在场的宗教领袖一同以各自宗教的名义来帮助最弱小者。
教宗说:天主教徒和救世军成员在神学和教会学问题上的分歧,不应阻碍我们共同作爱天主和爱近人的见证,这爱能够激发强大的力量,恢复那些社会边缘人士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