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徒们听了非常惊异,说:“这样谁还能得救呢?”耶稣注视着他们说:“在人这是不可能的,但在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玛19:23-26)如今的时代,我们鼓励个性的发扬,肯定个人财富的积累对社会的意义。
尤其在祭台上的形象更是让人感到一种高贵、圣洁和不容侵犯。由于领洗时间比较短,我认识的神父寥寥无几,我只对袁神父了解得比较多,那么我眼中的袁神父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当时还是迫害教会的扫禄的他,有一天进大马士革,途中有一道光照射他,由于太强烈,人失明了。他听见有一个声音说:“扫禄,扫禄,你为什么迫害我?”扫禄答说:“主,你是谁?”“我就是你迫害的耶稣。”
在大浪淘沙的数以万计的弄潮儿角逐下,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有的人正在努力,争取下一次机会;纵观芸芸众生,穷尽人间百态,谁甘心失去追求上进的机遇,错过蒸蒸日上的发展环境。耶稣基督来了。
现在想来才觉出那份幼稚的可贵,当人慢慢长大,虽然学会了很多,但是失去的又何曾少。寒来暑往,春华秋实,教堂里的花儿凋谢了开放,开放了凋谢。
理解他人:前提是有推己及人之心,在处人待物过程中,将自己作为一个参照物,将他人之境,当作己之境而思之。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有所需求的时候,他人同样需求;当我们想逃避的时候,他人同样逃避。
虽不知这对父母是谁,但他们的祈祷却让我感动!因为他们清楚,“儿女是主所赐的产业”,并且向上主寻求管理产业的智慧,这是何等聪明的父母呀!在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是“君臣父子,各就各位”。
要维持与基督共融,我们必要遵从天主圣言,基督的训诲:“谁爱我,必遵守我的话,我父也必爱他,我们要到他那里去,并要在他那里,作我们的住所。”
教宗重申,我们继续30年前在亚西西开启的和平旅程,再次同声表明,谁若利用宗教来煽动暴力,他就与宗教最真实最深奥的启示背道而驰(若望保禄二世2002年1月24日在亚西西的讲话)。
教宗说,耶稣是大司祭,祂的司祭职在这三个时刻中展开,首先是救赎:旧约中的司祭应每年奉献,基督奉献自己,一次而永远的献祭,为宽恕人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