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3:28-29)田晓庭神父正在为教堂做修理工作三、神父与教友的关系我想我们神父也应该这样对自己的那些所谓的粉丝们说明:我不是救世主,我只是主耶稣的仆人,你们只有听从他的教导才能得救,如果你已经认识了他
日北方进德在唐山教区圣母无染原罪修女会会院举办“第七次希望之光防治艾滋病培训班”,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张立新老师,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病房王克荣护士长,北京佑安医艾滋病病房福燕护士长,唐山市防疫站性病艾滋病王晓丽副主任讲课
这些学员中:宋(志英)会长和张晓兰老师长年在外边福传,巩固新教友,召集慕道者,访贫问苦,成效很大。翟香爱老师带头办起圣经学习福传小组,访贫问苦,传播福音。
(若17:21)……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过这样一个家传户晓的故事:我是一个背着布袋的乞丐,某天挤进人群中,欲一睹快将出现的君王的风采。
初次来巴黎,巴黎的热心教友彭晓明帮助我设计好朝圣日程,帮助我买了一张地铁卡,我就独自闯巴黎了。
我后来征得当时修院教务长杨晓亭神父同意,在陕神开始讲授这门课。课程是给修士与修女同时上,一般是在春季学期,这门课很受修院学生欢迎。
在高铁上,枢机交给我他细心校对过的书稿,那叠小小书稿述说单枢机九十年的生命,仿佛快速变化的窗景。
最重要的是,教会渴望与人分享她对人性尊严的愿景,那是人类彼此沟通的核心,「以基督的眼光去看,我可以给予他人远比他外在所需要的更多;我可以给他所渴望的爱的关怀。」
这样的态度和精神带给教会团体和社会各界的自然是挑战和张力,给习惯了养尊处优和虚荣奢华的人们带来的是良心的不平安和愧疚,但正是这样,最后带给教会的才可能是改良、重整和新生,而带给我们每个人的才可能是回归福音真理、活出天国愿景的道路
卢景荣老师前一天晚上牙疼得实在难忍,无法和信友们交流,以至于提前睡觉。上山之前还在牙疼。但在拜苦路过程中,不知什么时候竟不疼了。圣母娘的恩赐,正是耶稣的大爱,天父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