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反教会思想似乎卷土重来,不再承认信仰行动理性层面的尊严,后果是,企图肯定基督信仰和司铎的无用。司铎们被召叫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他们被要求拥有读出现实情况、并设法纠正问题的能力。
教宗说:教会的牧人不该是随风飘荡的芦苇,勇敢无畏地反时下潮流更是牧人的一项任务。不要做沼泽地上的芦苇,而要做深深扎根、稳固牢靠的树木。
反之,庸俗的生活和反见证则会引发「某些圣召危机」。教宗最後总结道:「我们需要牧灵上的皈依,传教上的皈依。我鼓励你们阅读《福音的喜乐》劝谕中关於务必在传教上皈依的章节,这是吸引圣召的见证。
让我们学习以祂的微小、以祂的王权朝拜天主,这王权不压制人、反使我们自由、使我们有尊严的服务。让我们向祂献给祂最美的礼物,以表达我们的信德与我们的爱德。
【答】领:请你们同我一起赞扬上主,让我们齐声颂扬他的名字。我寻求了上主,他俯听了我的祈求:由我所受的一切惊惶中,将我救出。【答】领:你们瞻仰他,要喜形于色;你们的面容,绝不会羞愧。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党重视信教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分析我国宗教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指出“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宗教工作“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为了纠正这种错谬,愿大家一齐同我探讨第一个问题:“天主之爱”在行为中的涵义。 “天主之爱”是一种需要信仰和努力的意志行为。
“你若没有立刻获得你向天主所求的,切勿自扰;因了你恒心不懈而同祂停留在祈祷中,祂愿意赐给你更大的好处。天主要我们的愿望在祈祷中受到考验,原是在准备我们来接受祂已准备好要赏给我们的恩惠。”
春节前,我再次到医院看望他,傅主教在病床上与我商议他的“五教同光、共致和谐”的理念。他说,中央提出和谐社会要共享共建,希望“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隔天,5月18日,他接见这两位巴勒斯坦圣女的同会修女,感谢她们前来参加封圣大典。在这次短暂却意义非凡的会晤中,教宗勉励她们为圣地所渴求的和平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