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回去利比亚的人必死无疑,要么是因为被遣送回他们沙漠的故乡,要么就是死于各种艰难或暴力。所以,我们不能幻想着把他们遣送回利比亚是个文明的选择,那是个杀人的选择。」
全世界有4千多万人遭受奴役、被迫劳动或受到暴力对待,其中四分之一的受害者是孩童。为了铲除如此悲惨的处境,澳大利亚树立了优良的榜样。
科赫枢机指出,耶稣把祂亲身经历的暴力转化成爱,并在十字架上献出生命。殉道的基督徒所寻求的并非殉道本身,却视之为忠于耶稣基督、相信耶稣基督的后果。「因此,基督徒殉道的独特记号是爱。
接着,这位神长为新冠疫情的所有受害者祈祷,也为在前线奋斗的所有医护人员祈祷,并为所有因暴力而失去生命的人祈祷。
那是一段滥权渎职、暴力频发的历史,发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下半叶;当时,加拿大政府成立了寄宿学校,目的是在文化上同化原住民孩子。这些学校托付于当地基督信仰教会管理,其中包括天主教会。
愿你们在那些仍不幸充斥着暴力和冲突、却经常被遗忘的地方,继续散播爱与希望的种子。”(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耶稣圣心医院修女接纳了这些人,以免他们以垃圾果腹,或者暴露在肢体暴力和性侵犯的危险中。
其实,耶稣的建议非常切合实际,因为他注意到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暴力,太多的不正义。为此,除非以更多的爱,更多的善意来对付,是无法克服这种局势的。这种更多的爱和善意只能来自天主,那是天主的慈悲。
据她在大会上报告,巴国约九成已婚妇女,遭丈夫在身体和性方面暴力对待。 她指出,当地教会并没有给妇女提供支持。「目前有一些个别人士为此努力,但我们必须联合起来。」
他特别提到暴力电影、游戏节目、挑逗或淫亵内容,以及网上色情资讯。他续说,不少传媒产品甚至以儿童为目标,因为“儿童的纯真易受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