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曾痛斥他们的这种态度,因为他们的祖先杀害先知,现在他们却修建先知的坟墓(参阅:路十一47-48)。法学士们的回答与其说是虚伪,不如说是玩世不恭。
教宗勉励他们不要满足於平庸,舒舒服服坐着过日子,而要带着基督徒的身份证,即事事以爱为先的态度,与他人并为他人建设未来,不与任何人敌对。
「这种态度不仅抹煞基督徒的人格,也会轻视和低估圣神赐予我们子民内心的圣洗恩宠」。「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诱惑,以为热心服务的平信徒就只有那些为教会的事业效力,或者忙於堂区或教区事务的人。
喜乐和望德是基督信仰德行,教会愿意透过这些德行的态度,给我们指出一条走出自我的道路。喜乐绝不自我封闭,望德使你敞开自己。望德正是固定在天堂海岸的一个锚,将你带到外面。我们要怀着喜乐和望德走出自我。」
行走需要有勇气,必须凭着勇气、希望及乐意接纳恩宠的态度来行走。希望是在行走中所怀有的希望。《希伯来书》第11章是这麽美好,你们该当閲读。书中叙述我们的圣祖最先蒙受天主召叫的行程,以及他们是如何前行的。
教宗然後谈到指责他人的伪善态度。教宗说:每次我走入监狱都会自问:‘为什麽坐牢的是他们而不是我?’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犯错。我们都犯过这样或那样的错。
他说:当前迫切需要我们在个人、国家和国际交往中拒绝固执的立场和单方面的视角,因为这种态度使得谈判难以达成共识,合作的努力不见成效。
实际上,这就是做使徒的态度。他们感受到天主的爱,不愿自己独享这份经验,因为福音的喜乐充满使徒团体的生命,这就是传教的喜乐(《福音的喜乐》劝谕21号)。
陈神父要求大家在接待中做到态度诚恳、语言轻柔、眼神专注,多给对方思考空间,多让对方感受教堂氛围,多讲真实感受,少讲空洞大道理,以心交心,以情感人。
教宗呼吁所有人,诸如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政治家,以全新的态度加入这项行动。大家团结一致,为同一件事发声,使之不再是个体或孤立的声音,而是弟兄姐妹在我们中间发出的呼声,是大地的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