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牵着手抵达了约旦河东岸的外伯达尼——洗者若翰为耶稣施洗的地方。
在圣座国务院供职的教宗紧密合作者加伊德(YoannisLahziGaid)蒙席12月23日前往拉蒂纳监狱为服刑人主持弥撒。三年前,教宗也曾透过这位蒙席转达给拉蒂纳监狱服刑人一份讯息。
八十多名来自教区及修会中、小学的牧民工作者参加了活动,并邀请修院院长林祖明神父为主讲神师。林院长围绕圣召主题展开话题,他提及天主倾听人民的祈祷,也召叫人离开自己的安全网,以配合祂的计划。
相传:公元320年9月14日,君士坦丁大帝之母海伦娜在耶路撒冷的加尔瓦略山上,主持找寻到基督的十字架。于是在寻获十字架的地方建立教堂,举行瞻仰、敬拜和纪念十字架活动。
在班加罗尔总教区,人口稠密的卡纳塔克邦的城市居民区,临时搭建的火葬柴堆成倍增加,15座基督徒公民的墓地已没有多余的地方来安葬亡者。
又过了十年,一八八八年,才在圣堂正面两侧又加建两座高九十九公尺的钟塔。这座美国有名的圣堂内部装饰也非常精美,有彩色的古典玻璃窗,有许多白大理石雕刻,还有一部有七千支不同尺寸琴管的管风琴。
一想到人的临终是个重要的时刻,又想到这正是和魔鬼争抢一个灵魂的时候,我毫不迟疑地丢下手中的活儿跟他走了。按我们这里的习俗,一个行将离世的病人,是不让她睡在原来的床上的。她被抬到了客厅。
韦尔比总主教接受本新闻网和《罗马观察报》的共同的采访,就有关新冠疫情紧急情况给基督徒带来的挑战、《众位弟兄》通谕对普世大公运动的重要性、以及对南苏丹和平希望的憧憬等话题谈了他的看法。
德兰修女是祈祷的女人,她最吸引我和令我着迷的是她的眼睛,如果她看着我,我觉得她一直寻觅我的灵魂,我将永远珍惜记忆中的德兰修女的双目。有趣的是,在德兰修女离世后,在读她的书,加深了我对德兰修女的敬爱。
原来是一位受难的阿姨过生日,大家专门搞了一个简单的庆祝,当地人的习惯是过生日当天必须吃鱼,因为有头有尾——吉利。忽然间我明白了,此刻在灾区“吉利”是一种多么可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