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印度德肋撒修女说:“孩子是成年人最好的老师。”多年前,我并不了解德肋撒修女所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向来都称我们这些成年人为老师,我们怎么可能会反过来称孩子为老师呢?
此外,还有印度和泰国的小团体;香港的传教士;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女性的基督信仰团体等。……其创立初衷,都是为了回应亚洲人的需要。
再者,斯科普里的女儿、后来在印度加尔各答服务的德肋撒修女也是用手实现梦想的典范。教宗说:「德肋撒修女心怀远大的梦想,所以她胸怀大爱。她渴望成为『天主手中的铅笔』,这是她匠心独运的梦想。
印度的水资源(梵蒂冈新闻网)适逢世界水日,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签署了一份以教宗方济各的名义发出的讯息,其核心是对于水资源的责任感和照料。
修女们用一面蓝白二色的阿根廷国旗、一杯巴拉圭茶水和一挂套在颈上的印度念珠欢迎了教宗。
例如,伊莎贝尔·佩顿的慈善修女会(TheSistersofCharityofElizabethSeton)就穿着她们那个时代的孀妇常见的服礼,而德肋撒修女的仁爱会则采用了基于印度贫困妇女所穿的传统蓝色条纹纱丽
在印度各地都举行了纪念她的活动。在科索沃普里什蒂纳举行的纪念活动中,包括庆祝为纪念德肋撒修女的新朝圣地祝圣5周年,这是她生前深爱的一片土地。
弘田修女说:“我始终记得,当时有个名叫斯泰拉・法里娅(StellaFaria)的印度女性神学家,她不断重申:‘妇女是人。妇女是人。为什么在亚洲和其他地方,妇女在如此多情况下不被当作人来善待?’
看到一篇文章,名字叫《善良那根弦》,说的是印度北部有个叫格依玛的村庄,土地贫瘠,人们生活贫困,却没有生财之道。村边是一条简易马路,路况不好,经常发生事故。有一次,一辆车翻了,司机被送进医院。
若瑟神父是印度神恩复兴的先驱之一,以神奇的治病能力闻名于世。他是喀拉拉人,但长期在国外活动,足迹遍及五大洲,治愈成千上万在身体和心灵上有病的人。最近,他来到法国,笔者有幸参与了他的治愈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