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祷经表达出我们的信仰与渴望:我们基督徒在人间渴望而追求的,不仅是天下万国隶属于基督的王权之下,而是每个人、每个受造物、个别和团体都应承认基督是我们至高无上的君王,诚如圣保禄所说:基督必将为王,直至天主把一切仇敌屈服在他的脚下
软弱固然值得怜悯,但不应该是犯罪的理由,总说自己软弱好像很谦卑承认自己的缺陷,但却成了一直不思悔改的绊脚石,做错了事情不肯认错并用各种言辞掩饰辩解是更加不可救药的行为。
谁承认天主﹐就是维护人。」关于「对话」的主题﹐教宗表示教会在与政府、社会和文化这三个层面上进行对话。教会是从信仰的角度发言﹐同时体现「人类的记忆、经验与苦难」。
教宗承认,令人可能对天主的全能产生怀疑的正是十字架。
来自泮垟堂的弥撒司仪郑艳红女士告诉说:我们应自谦自卑,承认自己是个罪人,恳求仁慈的天主宽赦我们,并悔改己罪,定志再不敢犯,外表要守斋克苦,以赔补天主所受的凌辱。
信徒各按己位和职责应付出一分力,务使我们这些兄弟姊妹的尊严获得承认、尊重和增长。5.「划到深处去!」这是基督向伯多禄和宗徒们作的邀请,如今我也向普世教会的团体,尤其向服务病人的团体,作出这样的邀请。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信仰太软弱了。为了自身某方面的安全或利益,便可以推卸责任。信仰软弱也便成为我们逃避责任的挡箭牌。
另外,宣读者必须有信德,心里相信,可使人成义,口里承认,可使人获得救恩。(罗10:10)同时应切记,宣读圣言并非纯粹的朗读。
最后一点是对圣母的敬爱,他说:教会若不承认圣母在教会中地位,不明白玛利亚在最后晚餐厅与宗徒们同在,教会注定是一个不孕的教会。
可见,消除男女差别,为承认各种差异和爱的文化便成了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