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1:1-2)我们常常被急躁所捆绑,希望天主马上答应我们的祈求、立刻解决我们的困难(痛苦、不正义、战争、宗教迫害),稍有慢待,就生气抱怨,如此,天主就好像一个店小二,我们一进去,天主就得赶快热情招呼,
外邦人的宗徒在《斐理伯书》中表达了参与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所实现的变化的意义,指出了目标:我只愿认识基督和祂复活的德能,参与祂的苦难相似祂的死,我希望也得到由死者中的复活(斐3,10-11)。
教宗本笃十六世12月2日,在梵蒂冈的克莱孟大厅度过了一个温馨的下午。他的故乡德国巴伐利亚的电视台为他放映了一部反映将临期气氛的影片,影片的片名正是:从天上到人间—阿尔卑
教宗继续谈新约圣经的基督徒希望,阐明了团体和教会对於保持希望的重要性,勉励我们不断呼求希望之神——神圣,在互助互爱中坚守基督徒的望德。
在主内的希望永不令我们失望,它是我们内心喜乐和平安的源泉。当天福音叙述耶稣与法学士的谈话,耶稣表明亚巴郎曾欢欣喜乐地希望看到祂的日子。教宗藉此表明望德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极其重要。
三、饱受折磨怀揣希望1961年,由于种种原因,赵修女被迫回家务农。期间也有一些村民们给她提亲,但都是暗地里跟她姐姐说,却没人敢亲自跟她讲,因为她态度坚决,基督在她心中的位置任谁也不能移走。
节选自教宗的讲道词:让我们怀有坚强的希望,我们需要看到光亮并给自己希望。照顾自然界和每一个人类是希望的地平线,这带给我们的是光和希望。
“人,生在这个世界上,究竟该为后代子孙留下点什么?
一次她和一群伙伴玩捉迷藏,当时天已傍晚,她为了藏得隐密点,躲进了自家的衣柜里,由于房间没有开灯,再者当她进去把柜门关上后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她开始时还想,“这次她们肯定找不到我了”。
(伯前1:16)教宗方济各在2016年5月25日的清晨弥撒中说,成圣在于勇敢地怀有希望,每日向前跨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