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天主教徒在教育、医疗和人道主义服务方面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然而,我们不接受极端排他的宗教观念,尽管我们不否认每个宗教的独特性。您说过,在新加坡遇到了与许多欧洲国家类似的牧灵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帮助我国宗教适应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党中央指导和推动我国宗教界实行了重大改革。通过这次重大改革,我国宗教逐步走上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正确道路。
礼仪宪章里指出了哪些礼仪改革的方向?而且梵二只是一个原则性的文件,后来又陆续颁布了很多指导性的文件,给出了明确的方案和方法,地方教会应该根据这些去逐步落实。
与此同时,落实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推动解决,使宗教教职人员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现就落实《关于妥善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意见》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从就任教宗之初,本笃十六世就坚决地推动对于大公会议的正确理解,拒绝接受所谓的缺乏延续性和断然分开式解读法的错误理论,并积极推动他自己所称的改革式解读法。
我们可以说,八十年代后的中国教会步入了“重建和恢复期”:开放教堂、开办修院、礼仪改革、成立出版及社会服务机构(如上海光启社1983),但与此同时,随着中梵关系的僵局和教会内部此起彼伏的纷争,布满了千疮百孔的中国教会这艘大船
因此,教会的司祭首先必须是仁慈的司祭,组织和结构改革是次要的,以后随之而来,因为首要的革新必须革新态度。
梵二礼仪改革强调要“本地化”,而实现本地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改过去的“望弥撒”为“参与弥撒”。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韩宝龙的儿子们所在的企业均宣告破产。儿子下了岗,媳妇们又没工作。全家人的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但全家人恭敬天主的信心未改,热心如旧。
礼仪改革推行这么多年了,我们还没有全面实行,因为我们怕教友不喜欢,遂听之任之。我感觉到有时我们不负责任,没有对教会有所交待。当然,我不是赞成盲目地推行,而是要准备充分,按部就班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