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神哲学家圣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5-1274年)认为:哲学与神学无论是在认识目标或者认识对象上,还是在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上都有根本的区别,但这种区别并不妨碍哲学与神学达到同样的真理
又或是我们感到被这个麻木不仁、充斥着无止境的欲望和野心,而又缺乏理想、公义与希望的世界,压迫得透不过气来。我们心里不禁呼号:「主,你在哪里?你真的爱我吗?你真的爱我们吗?
我拥抱祢,完全与祢结合,如同祢真实临在我心中一样。别让我再与祢分离!
在2月28日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还有一点感冒症状、声音略带沙哑的教宗方济各,将他以恶习与德行为主题的第九篇要理讲授稿件交给圣座国务院的奇安帕内利(FilippoCiampanelli)蒙席,由他代劳宣读
美国心理治疗与著者威廉格拉瑟曾说:人生的快乐在于选择以快乐对待人生。我对这句话深有同感。快乐虽是上主的恩赐,但更是一种个人的选择。且看“浪子回头”故事中三个主人翁是怎样达到快乐的。
教宗说:从那天起,宗徒们和每位基督门徒都可以在耶路撒冷和全世界各个城市生活,包括那些充满不义与暴力的城市,因为在每座城市的上面都是同一片天空,每位居民都可以怀着希望举目仰望天乡。
圣神之火在我们心中燃烧,给予我们胆量和热情,激励我们把耶稣的慈悲与救恩讯息带给每个人,叫我们与弟兄姐妹同甘共苦。教宗方济各8月14日主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如此表示。
教宗说:「我相信,与耶稣对话、与他人对话、与教会对话乃是第一步;其次,阅读相关课题的读物将有所裨益;然後是要不停向前展望。可是,我固然做得到这一切,却唯独上主能够治癒。」
关于太阳,他写道:“这个美丽无比的太阳,行星与慧星体系,只能由一位大能的,即睿智而又具有权威的存在体(天主)的计划而存在。
中南修院礼仪教授白红卫神父序言一.本地化与礼仪本地化 1.本地化问题的产生 2.本地化的概念及历史演变 3.新时期教会牧灵工作的本地化需要及使命 4.本地化实践中的成果与问题,挑战与机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