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别人的理解是所有关爱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与合作的基础。有些人进而认为,它是理解宇宙奥秘的重要途径。有一位著名作家曾经说过:“上主有两个住所,一个在天上,另一个在一个慈善慷慨的人心中。”
我们也坚信,唐山的神长教友将和唐山人民一道,在未来的岁月里,用智慧的双手创造一个和谐共融、欣欣向荣的美好社会,让未来的记忆充满幸福、充满欢乐!
这些措施都是宗教与和谐发展、全球化合作时代的标致。我们国内的基督教会,要以包容的心态,为福传工作同心合作。将这种与神的纵向交往和与人的横向交往的“爱”凝聚成福传的巨大能力。
信仰与理性的和谐关系有如建基在重大服务的某些事情上,信仰也能够为所经过的时刻和一般情况中的人类文明提供服务。信仰和理性相互充实。
其次,我们要改变世俗习惯的认识,不戴变色眼镜,不要自以为是的判断,不要有选择的偏听偏信,以妨碍我们对人对事的正确分辨,不在心中积累消极不满的情绪,破坏我们在主爱内的和谐。
而所开启的慈悲精神必须一如既往地延伸到以后的日常生活及灵性生命的深处,不断地让教会不同凡响、异于俗世的仁爱、慈善、宽恕、怜悯、救助等美德芳行,闪亮放热,发扬光大,感染世人,震撼世界,使所有生命皆能感受到耶稣基督牺牲自我舍己为人的福音所带来的光明、圣善、温馨、和谐
——在指导宗教界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在宗教界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规范为主题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推动开展宗教思想建设,支持宗教界加强教务工作和人才培养,推动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
因着这一美妙时刻,祂把我们带到天父面前,重新再造受造物之间的和谐。基督司祭职的第二个时刻是上主现在正在做的,就是为我们祈祷。当我们在这里祈祷时,祂也在为我们祈祷,为我们每一个人祈祷。
教宗对此解释说:担待他人的软弱,这种见证并不封闭在基督徒团体内,也响彻团体之外,回荡在社会和公民环境中,呼吁人们不要树立隔墙,而要建设桥;不要以恶制恶,而要以善报恶,以宽恕回应冒犯,与所有人和谐共处。
关於将与普京总统谈论的议题,帕罗林枢机强调:教会不断号召地球上的政治负责人不可将国家或个别利益置於公益之上,却应尊重国际法,促进各国间的和谐与合作。我们需要的不是武力的权利,而是法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