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没错,真的是一点一点种出来的,自己组装框架,栽种树木,然后等它顺着支架慢慢长出来。Cox挑选的树木很讲究,要选那些主干粗壮,枝叶稀疏的,这样才能让教堂洒满阳光。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3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我们唯有敞开心灵才能接纳天主的慈悲,只有承认自己是罪人才能走上悔改的道路。
说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保禄的话“你们该怀有耶稣所怀有的心情:他虽具有天主的形体,并没有以自己与天主同等,为应当把持不舍的,却使自己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与人相似,形状也一如常人;他贬抑自己,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梵蒂冈电台讯)凡信赖自己、自己的财产或意识形态的人,注定不会快乐。反之,凡信赖上主的人,即使在干旱时期上主也会使他结果。这是教宗方济各3月20日清晨在圣玛尔大之家小堂主持弥撒圣祭时强调的。
寻找一个答案,不仅从信仰,但也在文化中找寻,现在的世界往往「贬抑耶稣为过去了的事」。这是「当代的耶稣」研讨会的目标,在2月9日至11日在罗马举行,由意大利教会文化项目委员会举办。
天主并不是通过现世的权势来启示自己的,而是通过祂谦卑的爱把自己显示给我们。天主的爱是伟大的吗?是!天主的爱是大能的吗?是!但天主的爱更是谦卑的!
这是因为认为自己不需要认错告罪,无须告解? 耶稣没有犯罪,为甚么祂仍要到约旦河受若翰洗者的洗?
他们不是善牧,不关心子民,只封闭在自己的圈子里。他们也许更关心的是每当履行了宗教职务後,去看看有多少献仪,但他们不接近人。相反地,耶稣则接近人。耶稣的这份接近源自祂内心的感受:祂心神感伤。
但「我们不怕把十字架当作一个挫败时刻来默观」,教宗阐释当天的第二篇读经(斐二6-11),强调「保禄在省思耶稣基督的奥秘时,告诉我们耶稣空虚了自己、贬抑了自己,祂承担了我们所有的罪过、世上所有的罪过。
但最重要的是应该在世间保持对天主的热切渴望,教宗说:……不能让人类的视角只局限于单一的方向,因为这种视角把人类贬抑为单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