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健康本地化迫在眉睫,要充分发挥我们民间文化、历史、承传的作用并予以尊重”。
刚恒毅枢机堪称“中国宗徒”:他生前力促中国天主教本地化,终止了法国保教权,召集第一次中国教务会议,创立中国首个本地修会“主徒会”,在中国设立本籍教区,培育本籍神职人员,选拔中国主教。
自六十年代梵二以来,不同的地方教会都实行礼仪本地化,响应大公会议的礼仪宪章。可以说,礼仪本地化令教友觉得翻天覆地。但是,梵二大公会议50年后,开始有礼仪学者发出疑问,礼仪单一化是否是好事?
在这一周培育的课程中,米兰外方传教会的比翁迪神父将讲授“本地化是福音所需的灵性动力。”巴尔比神父讲授“从亚洲到欧洲的宣讲过程”。
接着阐述中西方文化差异,想要中国接受西方文化下的宗教,就要本地化,明朝末年耶稣会的利玛窦神父将天主教传入中国。“天主”二字取自《尚书》,“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过主”。
虽然天主教会追念亡者是在每年的十一月,但堂区为结合本地习俗、应教友需求,满足教友及其子女清明扫墓、纪念先辈的传统,也特为所有亡者举行了追思弥撒,这是教会礼仪本地化及宗教中国化的体现和实践,是天主教信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具体拓展
在徐氏任主编期间,《圣教杂志》非常注重下列几个方面情况的报导:(1)中国天主教本地化的思潮和活动,如1922年宗座代表刚恒毅来华,1924年中国第一次全国教务会议、1926年六位国籍主教的祝圣,1929
例如,他一开始便谈到福音与文化的关系,谈到本地化与天主子降生成人的实际意义。
其宗旨是“秉承梵二之本地化教会精神,使信仰植根于具体生活中;协助同学理解低下阶层的生活,并积极投身于各项争取其本权利行动,共同创造一个公义和平的社会”。
随着地方新圣召的加入,促进了母佑会亚洲省会的发展壮大和成熟,并因着本地圣召而巩固了福传本地化、更好地将福音与当地文化融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