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在关於生命食粮的圣训中,耶稣宣称:我就是生命的食粮,到我这里来的,永不会饥饿;信从我的,总不会渴(若六35)。最後在帐棚节期间,耶稣宣布:谁若渴,到我这里来喝罢!(七38)。
我们的五饼二鱼一位小朋友的五饼二鱼,看似微不足道,当奉献出来后,通过主耶稣,却成了五千人的食粮,且富足有余。这可能是小朋友的父母为他带的食粮。然而,童心满是爱!他竟然选择奉献出来,希望给众人做食物。
《圣雅各伯宗徒书》毫不留情地指出:“如果兄弟或姊妹赤身露体,缺少日用食粮,你们中有人给他们说:‘平安去罢!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要用的,有什么益处呢?”
人不仅需要物质食粮,更需要精神食粮。最后神父为老年教友施行集体终傅圣事。为配合教区看望老人的工作,本堂神父前几天与本堂修女、骨干教友前去探望一个半身不遂的人,他生病已经6年了。
信中写道:“没有祈祷作主要食粮,司铎就会生病,门徒丧失跟随老师的力量,如此下去会因营养不良而死去。结果,他的羊群失散,他也丧亡。”
“我们从小渴望故事,一如渴望食粮那样”。在潜移默化中,“故事影响我们的生活”,左右我们有关是非对错的判断。然而,并非所有故事都是好的。
我们向天父祈求日用的食粮,表达出我们在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上,信赖天主。耶稣教给我们的这个祈祷,表达并收纳穷人的呼喊:他们因生活不定、常有缺乏而受苦。
我们向天父祈求日用的食粮,表达出我们在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上,信赖天主。耶稣教给我们的这个祈祷,表达并收纳穷人的呼喊:他们因生活不定、常有缺乏而受苦。
主,求祢赏给我们日用的爱,教宗方济各把这句从《天主经》改述的祈祷词,献给全世界的情侣们。在回答三对情侣的提问时,教宗谈到当代社会的现状:许多人害怕作出最终、持续一生、看起来似乎不可能的选择。
从圣座展馆的外观很难猜出内部的展览,而圣座展馆内则简单朴素,传达出这次展览的两个中心讯息,即『人生活不只靠饼』和『求祢今天赏给我们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