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必须推动和发展一种有别於过往发展模式的整体生态观,这意味着要懂得聆听、承认和尊重当地各民族。此外,贪腐是另一个威胁希望的因素,它使整个生命组织逐渐受到损害。
讨论的一大主题是整体生态皈依,「迫切需要与教会结盟」来捍卫人权。不少人为保护大地而丧生,这些牺牲催促教会介入,或许可以针对侵犯人权问题设立教会的国际观察员。
54年之后,参加以“教会与整体生态新旅程”主题的泛亚马逊世界主教会议的一些神长,继承了上述大公会议的精神遗产。
而且,药剂师也能为「整体生态皈依」贡献己力。「我们人人蒙召学习一种更尊重环境的生活模式,环境是天主使我们身处其中的共同家园。这种生活模式也涉及一种健康地摄取营养和善度人生的方式。
他们谴责「不断破坏我们的共同家园」,呼吁在「气候紧急情况」的背景下进行「生态转变」。其中的挑战是放弃煤炭和集中化采矿。
北半球国家和企业开发南半球的自然资源致富,同时制造一笔“生态债务”。谁来还这笔债呢?此外,跨国公司在国外做自己国内绝不许做的事,加重“生态债务”,令人发指。
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迁所衍生的极端自然现象,其强度和频率都在不断地增加(参阅:《愿祢受赞颂》通谕,5),更不用说武装冲突造成对人类和生态浩劫的中长期影响。
他曾发表过不同的省思生态转型的评论文章、书籍,其中部分由梵蒂冈书局出版社发行,比如《生态转型柔性革命》一书。“零浪费生活奖”是“最后一刻市场的零浪费运动”的一项举措,它的创始人是塞格雷。
近几十年来的非洲城市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沉重打击了家庭生活。主教指出非洲生态挑战主要是滥用土地造成的摧毁;战争不仅造成了名副其实的坟墓,也带来了一场生态灾难。非洲才是生态方面真正面临威胁的。
整体生态观清楚显示,人类彼此相连并与整个受造界相连;若我们糟蹋大自然,我们也在虐待人类。不仅如此,每个受造物都具有其应受到尊重的固有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