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的好处是有保护性(英文中safetyinnumbers——人多胆壮,在新环境下是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这种心态,受到香港著名作家陶杰的狠批。
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但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抱怨,人们似乎更加焦虑,而且不知因何而存在的不安全感,像传染病
若你们感到祂要求你们放弃自己,放下你们所有的安全感,完全信靠在天之父,那么,你们就要欢欣雀跃吧!你们已经走上了天国的道路。
这不是希望,而是相对的安全感。那些把自己封闭在自我满足的人,那些自我感觉一切都好的人,也不懂得何为希望。反之,那些每日经受考验、颠沛流离和明认自身限度的人,才是拥有希望的人。
今天仍有许多人在“寻求宗教上的安全感,而非永生和真实的天主”,注重礼仪和戒律,而非全心全意接受那爱我们的天主。
(路一38)教宗最后总结道:「你如果有勇气放下安全感,向祂敞开自己,一个崭新的世界就会为你而开;而你本身则会成为照亮他人的光。」
尤其喜欢念炼狱祷文,好像是把母亲安置在圣人圣女中间,托他们祈祷,照料……并且深知他们一定会比我做的好,好像是把病重的母亲托付给名医一样有安全感,一一念着圣人圣女们的名字,犹如一次次朝圣,一次次把母亲引荐给他们
(20号)交在天父的手中教宗方济各指出,在我们的生命中,“恐惧、对人性安全感的渴望,以及对掌控一切的需求将我们淹没”(23号),小德肋撒倡导的相信和依赖天主“使我们摆脱斤斤计较、对未来的持续忧虑,以及失去平安的恐惧
耶稣曾经是一个穷人,我,方济各,也有希望做一个穷人,贫穷表示什么也没有,或几乎什么也没有,表示不拥有财富、物质、金钱和安全感,我的选择实在不是一个社会或政治的选择,而是一个奥秘的选择,根本没有期望报酬。
教义发展的绊脚石掩盖一个信仰上的核心问题:一种不改变的法律给人安全感和权力,能以这种方式检验自己的宗教行为,同时也操纵神圣准则的要求。一种改变的法律则除去这权力,将之交在另一位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