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很后悔,他的失误就是受了世俗思想的迷惑,才由衷发出感叹:“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耶稣家乡的人也是如此,受世俗思想的迷惑而失去了福音的喜讯,我们有时候不也是这样的吗?
只是部分习用经文尚率由旧章,如复活前夕的“诸圣祷文”,圣若翰洗者仍在大圣若瑟以前(唯主教团编印的《感恩祭典》(一)已变更次序,见(215)页),微末小节,仍希主管礼仪从速一一订正,弥补或昭雪过去对“大圣若瑟”不敬之失。
一方面,因不能马上享见天主而承受的失苦,同时他们也认清了自己的过失,内心有无法形容的懊悔。另一方面,人在世时都与周围的事物有密切的关系。
其中一条“是任由生活的失望而瘫痪自己、悲伤前行的道路”;另一条则是将耶稣和需要照顾的弟兄姊妹置于首位,胜于自我和自身难题的道路。
因为:第一,既起了誓(哪怕是一个错误的誓,且王也意识到这个错误:王甚忧愁),害怕违背誓言遭诅咒;第二,“又因同席的人”,即害怕在世人面前失了威望——因此王“就不肯推辞”。
圣路加福音第15章记载,法利塞人和经师们见了税吏和罪人来亲近耶稣而窃窃私议,耶稣于是向他们讲了「亡羊」、「失钱」,和「荡子」三个比喻。这是本主日弥撒福音的上文。
福特公司显然失算了。那么,天主把他的独生子白白地赐给我们,是否失算了呢?没有!真爱从不失算,莫说四百人,世界上若只有一个人愿意信靠天主的救赎,天主也乐意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
教宗以当天福音所叙述的亡羊和失钱的比喻,展开他的弥撒讲道。耶稣与罪人交往,同他们吃饭,引起了法利塞人和经师的不满。教宗感叹道:设想当时如果有记者的话,那将是一则真正的丑闻!
圣母圣心传教女修会77岁比利时籍修女何华珍(HildaVanHoolst)2004年自耕莘医院退休后,每周两天到台北市圣若瑟失智老人养护中心当义工。
当下空巢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空虚、失能亟需护理支持两大问题尤为突出。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人,他们一生都在贫穷、辛劳和患难中,却有着一颗感恩、知足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