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团结互助若要具有更大的成效,就必须让各民族成为自己命运的塑造者」。
教宗方济各在会议结束时致函全体与会青年,强调在促进接纳和关怀的文化中,我们需要更加慷慨的努力,以此推动各民族间的和平与友爱。
教宗表示,核威慑及相互摧毁对方的威胁,无法成为各民族与各国之间保持友爱与和平共处的伦理基础。教宗强调,在核武器上花钱是在挥霍国家资源。当这些资源被挥霍掉後,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穷人和弱小者将为此付出代价。
他还引用隆巴尔迪神父的座右铭说:传播是为了团结而不是分裂,通告是为了令家庭、社会、教会和各民族联合与共融。奥伦兹基教授同时表示,斯德望·维辛斯基枢机大学在教学和教育方面也持有同样的目的。
此举既关系到尊重各民族和受造界的主题,也与《愿祢受赞颂》通谕建立一种联繋。教宗愿意藉此机会强调,我们能从原住民身上学到许多,尤其是他们与大自然的关系。
教宗说,若望保禄二世忠于这些根源,力图使教会作为人类、家庭和各民族不可剥夺的权利的守护者,成为整个人类大家庭和平、正义与发展的标志。
美国天主教学术界也盛赞教宗的新通谕,加州圣克拉拉大学的经济伦理学教授汉森说,新通谕呼吁世界上富有的人将他们的财富投资于各民族的发展上。
相反地,「如果全球化试图将一切变成单一形式,压抑各民族的富饶和独特性,而不重视差异、特色、文化、经历和传统」,那么它就是「有害的」全球化。
“在我们这个受全球化影响的时代,本应团结互助和尊重各民族的特殊性,然而它却依然遭受单一化和由来已久的权力冲突之苦,这能引发战争并且破坏地球。
教宗提到的第二个词汇是契约或盟约,他解释道,这是“创造和历史的核心,就如天主圣言所教导我们的:天主与人之间的盟约、世代之间的盟约,以及各民族与文化之间的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