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信仰的路,云走的并不轻松,但也还是走上来了,而且会一直地走下去的。你说,不像以前那么热心堂中事务了对吗?你也别太自责,我想这应是正常的。
在灾区做心理援助时的一些经验,使得我从心理的角度看到了信仰的力量。这对提高我自己信仰的质量很有帮助,也使我和天主的关系更加密切了。2013年芦山地震时,我在芦山中学时辅导一位初一的学生。
如果抱这这样的态度去追求信仰,我们只能看到由愚昧带来传说,由传说带来恐惧,由恐惧带来虔诚,由虔诚带来狂热,在狂热中导致的是毁灭。
徐锦尧神父在他的《正视人生的信仰》这本书里,为我们基督徒信仰生活的前行指导总结提炼了以下三部分架构性的指导。1.信仰思想。2.信仰生活。3.信仰团体。
在这块信仰沃土上,陈崇军的信仰也扎下了根。在读小学初中时,他每天跟着父母进堂念经,尤其喜欢念玫瑰经,而且每个瞻礼六(周五)都守斋,不管多饿,午饭一定要等到12点以后才吃。
后来才知道李大哥念的是天主教圣教日课中专门为已亡亲友恩人的有关经文。李大哥回忆起小时候住大院时,我那慈祥热心的母亲经常帮助人,谁家有事,谁家小孩无人照料,她都去帮助。
也就是真正肖似吾主耶稣,甘愿为众人为他人背苦架走苦路,以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充实自己的人生道路,升华自己的信仰生活。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让我对于信仰的感受清新愉快了很多。天主的光荣,也是我们的喜乐。天主的光荣,并不是建立在我们的痛苦之上的,而是在我们依靠天主,善度一个喜乐的信仰生活中。
11月2日,杭州天主堂特别在大方井天主教墓地——卫匡国传教士纪念园举行追思已亡弥撒和祈祷礼,由本堂郑家茂神父主祭,方法全神父、马德玲神父共祭,约130名教友赶来参加了弥撒。
去年寒假期间,和在读大二的侄女兰兰一起聊信仰,感觉是件很有趣的事情。这孩子从小就喜欢阅读各类书籍,书卷气十足。据说她完整地看过圣经两遍,每年大瞻礼她都和同学们去教堂参与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