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今天在福音中所讲的“最后审判”比喻,不是吓唬我们,而是给我们指出一条明明白白的通往永生的道路,那就是——爱德之路。
接着,枢机主教解释《信经》中的“祂还要光荣地降来,审判生者死者”,这最后的审判是“真理的喜悦之光,不是暴君的裁判;是宽慰不是恐惧。对于信者来说,是神圣之爱的胜利以及与新郎的相遇。”
教宗说:宗徒们谈教会的时候,谈的并非自己的团体,他们谈的是基督的教会,坚持在每个地方教会实现的公教会的至一、普世和总体这一身份。
在天国,我们还要受天主的审判,天主会给我们定个什么罪呢?思想论断。人的思想是可怕的,因为一切的欲望都来自于人的思想。我们的思想是会判断人的。为人处事的过程之中我们难免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判断别人。
福音恭读圣玛窦福音25:31-46这是耶稣论及「万民审判」的经典段落,也称为《最后审判的比喻》,出自《玛窦福音》第25章。也深刻表达出天主教义中关于善工、仁爱、末世审判与永生永罚的重要教导。
这里有天主的审判、历史的审判,对我们的行为,不容逃脱。」 当天在圣伯多禄广场,从晚上7点至半夜,将有祈祷会。
新《手谕》规定:从现在开始,被梵蒂冈法官指控犯有刑事罪行的枢机和主教,将由梵蒂冈城囯法院进行审判,而非像至目前为止交由枢机主持的梵蒂冈最高法院审理。但法院在对枢机和主教进行审判仍需事先获得教宗的批准。
孙公的遗照鲜花围绕安放在正前方,慈祥而亲切;水晶棺上摆放圣经和念珠,右侧是复活蜡烛;孙公的遗体穿着祭披安详地睡在洁白的花丛中;孙公的遗容在两侧烛光的照耀下那样地详和安然。
起初,遭父亲严厉反对,但姚公一心向主,终感动父母,成为葡园园丁。姚公一生阅历丰富,既曾担任本堂,亦曾担任校长,既曾服务修道院,亦曾负责出版社。公之一生可谓对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牧灵做了很好的综合。
最后的判决是根据每个人的作为而定的,每一个人都要站立在审判宝座前,依据他是否有爱德行为而被审判。耶稣的宣讲遗留在世间最大的效果,就是满全他爱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