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区副主教陈志明神父对天亚社说,在2003至2005年教区推动“福传年”期间,很多堂区和教会学校多开了慕道班,令现在领洗人数有“一点点收获”。
眼前的这一切令采访者敬佩、感叹不已。
保禄六世教宗于1967年1月1日颁布《有关大赦的教导》宗座宪令,废除了以日、月、年来计算做补赎持续的时间,如今的大赦只有限大赦和全大赦。
这位资深教师指出,当初开设先修班是因为台湾出生率下降,但过去十年大专院校数量却逐年增加,各院校深怕招生不足,录取门坎日渐降低,令大学教育逐渐高中化,学生素质也普遍下降。
在动荡的时代,天主格外地保护,令这座古老的圣堂幸免于难。1984年宗教政策恢复后,圣堂重新开放,至今40年,历经了3次大修缮。
这始终令我们倍感惊讶:普世的救恩集中在唯一一位的身上!是的,因为在基督内住有整个圆满的天主性,即祂的圣爱(参阅哥2:9)。接着,耶稣是“照耀万民的光明”(参阅32节)。
耶稣担心门徒们的劳累,他也发现了一种危险,这种危险也许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使徒工作中,例如在推行任务或工作向前发展时的热情,导致我们成为行动主义的牺牲品;太担心要做的事,太担心结果,是一件糟糕的事,令我们的行动失去了原本的目的
我们的心也绝不该埋没在我们自身的事情和问题里,以致无法倾听穷人的呼喊。心谦和个人痛苦的经验,都可以在我们内唤醒一种怜悯与将心比心的意识。义人关注穷人的案情,但恶人却毫不知情(箴29:7)。
近期一些神长教友及朋友离开的消息令人悲伤,也令很多失去亲人的家庭心碎。
《圣经·约伯传》21章里数落恶人坏事做绝,却没有得到恶报的事实。但是,圣经的真理让我们看到,恶人在世上作恶,上帝不理他,那才是最可怕的。那个富人与拉匝禄两人今世和来世鲜明的对比,就是一个很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