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我对痛苦的认识
2010-09-21

(希12:6)信仰也告诉我们:痛苦是有其意义和价值的。我知道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走过六年的修道生涯,经历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哭过、笑过、迷失过,也挣扎过。

忆母亲
2016-01-28

母亲的信仰生活,除了每日参加教堂的弥撒,晨祷,晚祷,玫瑰经,有时拜苦路,每天还有个人祈祷,朝拜圣体等。母亲也积极参与教堂里的各种活动,爱教会如家一样。母亲一生谨遵天主爱的诫命。

梵蒂冈:教宗方济各:《约婚夫妇》是基督信仰中希望的小说
2015-05-28

因为《婚约夫妇》对他来说,是一部最卓越的基督徒信仰生活小说,是基督信仰中希望的小说。

教宗方济各:圣体是加强我们的信仰的食粮
2016-06-09

教宗方济各6月7日特致函阿根廷主教团主席阿兰塞多(JoséMariaArancedo)总主教,勉励可爱的阿根廷信徒不断深化对圣体的爱,圣体是日用粮,它能加强信仰,滋养友爱和照顾最有需要者的工作

活出蒙主所爱的生命(二)
2016-03-22

我们的社会告诉我们死亡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能阻止我们去完成自己的心愿,故此所看到的生命也不过是个必输的争议,无望的挣扎,无奈的旅程。我自己的异象,与这些完全不同,盼望你的也一样。

活出基督的博爱精神
2006-10-13

年创刊以来刊登了大量关注社会问题的文章,内容涉及到香港澳门回归、奥运会申办、环境保护、妇女儿童问题、战胜非典、赈灾救灾(国内国际)、扶贫办学、关注弱势群体以及紧急救助等多方面的内容,体现出社会文明进程中的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关注社会

活出基督的博爱精神
2006-10-14

年创刊以来刊登了大量关注社会问题的文章,内容涉及到香港澳门回归、奥运会申办、环境保护、妇女儿童问题、战胜非典、赈灾救灾(国内国际)、扶贫办学、关注弱势群体以及紧急救助等多方面的内容,体现出社会文明进程中的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关注社会

在广西赈灾捐献仪式上的讲话
2004-09-27

第一,来自信仰,源于基督。北方进德———天主教社会服务中心是国内首家教会NGO(基金会型民间机构)。

我的养父母
2017-02-03

我的养父母蒙主恩召已有数年,他们生前的信仰生活依然感动着我,影响着我,为我做了很好的榜样。作者(后排中)与丈夫、儿子一起看望养父母我籍贯福建省。

德国:青年纷纷在杜塞尔多夫圣召聚会上为信仰作见证
2011-06-12

谈到为什么要来参加此次圣召聚会并参与马德里世界青年节时,华金说:我出生在一个基督信仰家庭,是9个弟兄中的老大。我看到信仰是个战斗,今天拥有的信仰并不意味着永远拥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