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说这个故事反映了团体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人若不接受天主,其生活顿显空洞虚无。即便拥有一切,他还是觉得自己拥有的太微不足道。他便很容易在日益危害青年人的毒品或暴力中寻找慰藉和快乐。天主活生生地生活于我们中间。
这不仅是心态有问题,而且也是修养、素质出了问题;这就是心理病,对人类社会不满的心理疾病!需要反思加反省,更要耶稣的治愈!说到我们的主耶稣的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不是就是死在恶人之手?
所以我们传福音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生活中充满喜乐的人,这个喜乐一定是源于耶稣基督,源于我们的信仰。如果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塌糊涂,满面愁容,问题一堆,如何能使他人相信我们信仰的是真理呢?
这是今天五月二十六日清晨,圣父教宗方济各在圣女玛尔大之家主持弥撒圣祭讲解信仰生活地形图时强调的三个重点:牢记与天主相遇、祈祷和去宣讲耶稣。
任立若修士结合本教区的现况,将祈祷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大家切实认识到祈祷的重要,及为本地教会祈祷的迫切性。5日,全体会长赴邯郸教区武安堂区取经,受到本堂刘幸福神父及会长们的热情接待。
在这唯一的副总统候选人辩论会临近尾声时,主持人玛尔大·拉达茨(MarthaRaddatz)提出这问题,成为当晚最为个人及切中要害的时刻。
弥撒福音记述耶稣问祂的门徒们两个问题:一个是人们说人子是谁?另一个是你们说我是谁?(玛十六13,15)。关於第一个提问,教宗指出,耶稣想知道人们的想法并不是为满足他们的欲望,而是为与他们交流。
教宗指出:今天,所有为教宗和教会服务的人都应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明确而直接,在它面前我们无法逃避或者保持中立,也不能推辞不答或委托他人回答。
他的所作所为令人看到,他是一个尊重其他宗教并关切其他宗教信徒的人,一个献身於为穷人与苦难者服务、为普罗大众担当的人,一个放弃世俗短暂喜好而生活节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