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援引若望廿三世《和平于世》通谕和梵二大公会议的训导,指出和平应“依照正义来建设”,应“以爱来推动”并“在自由中”实现,不将“自己的特殊利益强加于别人”,而应“放下手中的武器”。
于是我对他说:你捐的比别人都多。因为我特别了解他的情况。”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众人之爱,驱走疫情的阴霾。
我们应该避免因恐惧而忽视别人的需求,那些需求就是我们自己的需求;我们应该避免因焦虑而扼杀对邻人的真正关怀。在紧急情况中,一个人的真情也会显露出来。
(伯前3:9)祝福别人的同时,也是在不断地圣化自己。眼“你们的眼睛有福,因为看得见;你们的耳朵有福,因为听得见。
如果被众人视为一个病毒携带者的穷人,又怎能进入别人的家能呢?”玛查多总主教最后表示:“有许多促进人权的组织提供帮助并做些事,其中包括各宗教的信徒。我们进行的跨宗教对话也很重视这个问题。
劳拉修女生命的最后时刻所表现的是宽恕,这宽恕就如诵念《天主经》中时所说的,“求祢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宽恕别人时,他本人也被宽恕。
教宗指出,纳匝肋人“认识耶稣,但不承认祂”,“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许多事情,对其大致有个认识,我们信赖别人对他的评价,或许我们有时会在社区碰到这人,但是这一些还不够”。
诚如基督所说:“你们若宽恕别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宽恕你们的。”你还要知道第三条赎罪的途径吗?那就是:你要从心灵深处发出你热诚与专心的祈祷。
教宗说,事实上,在义工服务中,“每个人自由地选择走这条路,这是一条伸出双手、走向他人的道路、一条担心别人、并且走出去的道路”。“我可以安静地坐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做其它事情……不,我承担起走出去的辛劳。
教宗向修女们提到圣富高神父的典范,“关心别人、帮助有需要的人却不等待他们提出这要求:这是你们爱新郎的标记,是你们殷勤关怀最弱小者的特征,天主就临在于他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