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主教悠久的灵修传统中,定静的操练,如何面对情绪的困惑、时间管理、怎样活好群居和独处,都有很丰富的实践经验。教会可以透过教育传授这些自我管理的艺术。人为什么生在世上?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随后几天,我们依次参观了罗马重名的西斯汀小堂;圣母雪地大殿,内有耶稣圣诞马槽的真木;著名的朝圣地——亚西西——圣五伤方济各和圣女加辣的家乡;参观了奥尔维也托别具匠心的大理石浮雕主教堂
她并没有绝望就不相信天主会战胜邪恶、痛苦与死亡,而且懂得如何怀抱信德与爱德,去接受在白冷城的马槽诞生并死在十字架上的天主子。
为了使你们便于认识他,我告诉你们一个标记,在前方一个山洞里,有个刚出生的男婴孩,用襁褓裹着,躺在马槽里,你们不要迟延,快去朝拜他。(唱)天主在受天光荣……(下场)丁:这话是真的吗?甲:当然是!
亚西西的圣加辣常说,基督“躺在马槽中,在世上过贫穷的生活,赤身裸体地死在十字架上。”
面对所有这些疑问,教会信仰告诉我们:因为这一位在圣诞节降生在马槽里的耶稣,在人眼中祂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婴孩,但在那些明察秋毫的天使眼中,祂却是创造并掌管整个宇宙及人类历史的主宰。
我们的马槽宁静地放置着。谁能想像圣母玛利亚是一位吵闹的人呢?在福音里,大圣若瑟没有说过一个字,只是遵循着天使捎给他的讯息。当洗者圣若翰说出有关火的叙述,也是在他待在旷野中静默了好几年之后。
小耶稣安静详和地躺在马槽中,圣家和牧羊人平安喜悦地享受于荣福之中。走进教堂,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座年轻且富有朝气的圣堂里参与弥撒的教友座无虚席。早祷诵经之后,两位神父开始了主日弥撒。
我们讲的最多的是苦:十字架、马槽、贫穷,为什么不多讲耶稣的复活,升天、平安、快乐、永生,天堂的无限美好!这些不都是人们追求的吗?这也不正是耶稣救赎人类的根本目的吗?
(玛10:39)让我们先来看耶稣失去了什么:首先,他失去了天主的荣耀,成为奴仆的形象,卑微地降生在马槽里;(斐2:6-8)后来他还失去亲情、友情、失去人格和神格的尊严、连睡觉的地方也失去;还失去了里衣和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