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若不自我更新,便谈不上更新与大自然的关系(参閲:《愿祢受赞颂》通谕118)。因此,建立牢固的民主秩序、加强国民的内聚力,彼此接纳、相互容忍及尊重,共同谋求公益,这些应是国家的首要之务。
教宗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尤其针对今日和未来人类迫切紧要的需求提出一种全面观点。我觉得,在一种极为不稳定的形势下,人类把教宗方济各看作是一个能帮助他们找到方向,找到有参照性讯息的人。
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的《生命的福音》通谕也是那届大会的基础,季莫维斯基总主教对此表示: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在他的牧职期间经常提到对生命的悲惨威胁,并称之为‘来自科学和制度上有计划的威胁&rsquo
这让我们多少想到了《愿祢受赞颂》通谕。总言之,我们这里面临着一系列关於社会秩序、环境、种族等问题,因此教宗愿意来到我们中间。问:我们看到有很多抗议活动,对安全问题十分担忧。
谕言:兹日为全区特大节日,遇期全体圣职人员,风雨无阻。世代念主救恩。
教宗重申《愿祢受赞颂》通谕中的主题,写道:「我们这个世界对无法取得饮用水的穷人有沉重的社会亏欠。他们的生存权利根植于不可剥夺的尊严内,却遭到否认。」
2015年教宗方济各在关于守护受造界的《愿祢受赞颂》通谕中写道,文化的消失与动植物物种的消失相比同样严重,甚至于更严重。由此看来,必须特别照顾和保护原住民团体及其文化传统(参阅:145-146节)。
类似上述的事迹很多,她们真正参透并身体力行了基督的训谕:“你们为最小的弟兄中一个所做的,就是为我做的。”(玛25:45-46)每当她们听说哪里有贫苦孤独的人便会前去嘘寒问暖,尽可能地帮助他们的所需。
这次会议刚总主教贯彻了教宗本笃十五《夫至大》通谕的精神——开放胸怀,致力传教,培育本地人员,这次会议也是中国第一次由各位主教共同商讨有关教理,神学用语等的统一。
教会不能放弃这真理的使命’(《在真理中实践爱德CaritasinVeritate》通谕)”。为此,“真理是神圣的、是在耶稣基督内以人的方式体现出的永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