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正在学习认识与爱戴教宗方济各简朴、明朗的风格﹐他以这样的风格与枢机们见面﹐谈到这次见面是教会在这段期间体验到密切共融的延续﹐强调这高度和谐的气氛增长了对彼此的认识与成熟的开放度。
文件指出,教会主张在墓地、教堂内或相关场所埋葬亡者的遗体,藉此保持生者与亡者共融的基督信仰传统。因此,教会不赞成隐瞒死亡事件或把死亡当作私人的事;教会也反对那种避而不谈基督信仰对死亡的意义的倾向。
神父讲述了他个人的经历说:我在一个青年会士团体生活。这个团体每年两次举行市民传教活动,我常拿他们开心,因为他们走上街头跳舞,又进入舞厅和酒馆。
教宗首先谈及他在埃及的第一项活动,在最古老的伊斯兰大学暨伊斯兰逊尼派最高学府——阿兹哈尔大学与穆斯林团体会晤。
你们是一个‘使徒的家庭’,一个在生活与工作中活出共融的司铎与平信徒的国际团体。”接著,教宗提及保禄六世的《在新世界中传福音》劝谕,称之为“大公会议之后最重要的牧灵文件”。
这次会议的主题为“教会与整体生态的新旅程”,且以教宗方济各的训导文件《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愿祢受赞颂》通谕和《主教共融》宗座宪令为指南,推动真正的牧灵、生态皈依和众议精神。
至于特别重要的福音德行有:祈祷、热爱圣体和圣母敬礼、谦逊和强烈的教会感、热爱教会及其使命、为贫穷者请命的精神、有服从及与团体共融的能力、宗徒的热诚、乐意服务,关爱兄弟姊妹。
团体、礼仪和地域」(参阅:玛十八20)。这封由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署名的信函,在活动开幕式上已向与会者宣读。
因此,我们从一种守教规的信仰转化为生活的信仰,把与天主和与兄弟姐妹共融的生活,即爱德的生活置于中心。我们再一次面对福音的悖论:“藉着服事,而非随心所欲,我们成为自由的人”。
关于这个问题,身为教会法学家的兰达佐主教强调说:“这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一个发展:如果教会的需要发生变化,事情就可以改,'可以根据某些团体的情况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