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的主题为“教会与整体生态的新旅程”,且以教宗方济各的训导文件《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愿祢受赞颂》通谕和《主教共融》宗座宪令为指南,推动真正的牧灵、生态皈依和众议精神。
至于特别重要的福音德行有:祈祷、热爱圣体和圣母敬礼、谦逊和强烈的教会感、热爱教会及其使命、为贫穷者请命的精神、有服从及与团体共融的能力、宗徒的热诚、乐意服务,关爱兄弟姊妹。
团体、礼仪和地域」(参阅:玛十八20)。这封由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署名的信函,在活动开幕式上已向与会者宣读。
因此,我们从一种守教规的信仰转化为生活的信仰,把与天主和与兄弟姐妹共融的生活,即爱德的生活置于中心。我们再一次面对福音的悖论:“藉着服事,而非随心所欲,我们成为自由的人”。
关于这个问题,身为教会法学家的兰达佐主教强调说:“这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一个发展:如果教会的需要发生变化,事情就可以改,'可以根据某些团体的情况做出改变”。
新老团契成员,连同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团体代表,紧紧围绕十字架,欢欣踊跃。
下一届(第五十届)的国际圣体大会将会于2012年6月10-17日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而它会提供给我们机会,借着多元化的节目,其中有思考不同话题的时间,而主题是「圣体圣事:与他人和基督共融」,去加深我们对圣体圣事的认识和跟它个人的关系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比喻,因为很有力地表达了基督信徒的生活乃是与耶稣共融的奥迹。福音说:‘那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的,他就结许多的果实,因为离了我,你们什么也不能作’(若15,5)”。
他说:人一旦中断与天主的共融,便失去自己原本的美善,於是毁损自己周遭的一切事物。万物的美原先全都归於造物天父和祂的无穷之爱,现在却因人类的骄傲和贪婪而带着凄惨的伤痕。
伯恩克在文章中还写道,本笃十六世在《共融》(Communio)期刊今年7月的撰文中对犹太教的理解有问题,而且对基督徒给犹太人造成的痛苦只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