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认为人是祈求者,上主天主是“有求必应”的应允者。
教宗本笃十六世为二O一三年一月一日的和平日指定主题——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
教宗方济各11月30日在缅甸牧灵访问的最後一项活动是为该国青年主持弥撒圣祭。这的确是一场年轻人的信德盛宴,他们已经做好准备回应伯多禄继承人的邀请,成为勇敢的人,慷慨的人,更是喜悦的人。
如同圣奥斯定所说的名言:“与你们同在,我是基督徒,对你们来说,我是主教”;同样地,教宗说:“今天我可以说,为你们和与你们,我是罗马人!”教宗邀请罗马民政当局和所有市民与他同心协力传扬福音。
他是个思想、感觉和作为都像基督徒的人。这就是言行一致的基督徒的生活。教宗表示:即使有人说自己有信德,但如果缺少以上其中的一项,他就不是基督徒,有些地方不对,有点言行不一。
但是在不同地方,我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人对教会的礼仪不够重视,有些是不够了解,有人甚至觉得自己对天主对教会有满腔热情就够了,所以普及加深和纠正教友对礼仪的认知势在必行。
‘如果祢是天主子,就下来,来到我们中间,我们就相信祢’。我们都知道这些话触动心灵:‘你行吗?让我们瞧瞧!不,你不行’。魔鬼不断试探耶稣,直到他死亡。
教宗说,生命是一段旅程,教会蒙召叫行走,要是停下来就会有问题了。但是教宗又说:我们可以尽情行走,我们可以建造许多东西,但若不宣认耶稣基督,就出问题了。
教宗在讲解复活八日庆期第六天的弥撒读经时,谈到圣伯多禄宗徒所说的只有凭耶稣之名我们才能得救:除他以外,无论凭谁,绝无救援(宗四12)。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指出,不冷不热的基督徒是那些试图按自己的标准建立教会的人,但这不是耶稣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