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后3:8)我慢慢地发现,其实有时静默比有声音还有力量。无论白天黑夜、风和日丽、晴空万里,还是阴雨绵绵,抑或狂风骤雨,天主都在宇宙之中、天地之间,静静地与他所创造的宇宙万物以及人类同在。
她工作热情非常高,把病人照顾得很周到,并且很有爱心和耐心,病人有时闹情绪发脾气,薛修女一点也不厌烦,反而一直微笑着照顾病人。她用自己的工作见证了她在天主台前的许诺,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奉献生活的价值。
也许我们有时也会将天主当作竞争的对手?也许我们在天主的记号前也视而不见,对他的话也听而不闻,因为我们认为天主给我们的生活设限制,不允许我们照自己高兴的方式生活。
有时外出,看到一些人的言行,他就猜测这人是不是信教的,若像,心里就提防着。听了朋友的话,我感谢他与我坦诚的交流。可送走朋友,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此外,文件也表明,“人性尊严的概念有时被滥用,也成了任意增加新权利的借口⋯⋯这仿佛是要确保个人表达并实现每一个喜好或主观愿望的能力”(25号)。
(路一57-60)帕索里尼神父指出,依撒伯尔的反应告诉我们,有时需要打断事态的发展,向天主的新意敞开心怀。
面对“团体和牧人只专注于外在活动、与福音无缘的结构改革、纠缠不休的组织、尘世计划、世俗化的反思”,以及“有时强求加给所有人”的建议(88),我们需要回到“福音的具体概述”(90)。
这位著名的前瑞典国家队守门员赫尔斯特伦如约而来了,神父在弥撒中饶有趣味地说,“有时圣召是通过罚球区而来”,这引得莫尼加修女开怀大笑。赫尔斯特伦与修会团体一直保持着联系。
“有时宏伟壮观的计划能让我们得意忘形,幻想能依靠自己,成为自己、自己的财富、自己的享受、自己的幸福的主人,但最终生活将我们带回到唯一的现实:没有爱,我们什么都不是。”
2.学习父亲的心,不论断他人在堂区、家庭、团体中,有时我们像大儿子那样“计较不公平”,但主呼召我们也像父亲一样:怜悯、包容、欢迎悔改的人。